说着,他便一马当先,奋勇前进,第一个冲过城门,祝炀带着其他五禽队的弟兄们也疯狂地冲杀进去,我高举金刀,纵起坐下马,对准城门飞驰过去!
那些降卒有些早已经吓得浑身发抖了,马超和庞德也顾不得他们,双人出击,如同两道电光,紧随我身后,射入了城中!
“沖啊!杀啊!”一时间,整个许昌外城已是被一片震天的喊杀声盖满了,夜空中的月变成血红色,似乎在预示着这场近乎于一边倒的厮斗……
短短半个时辰,战斗已然结束,五禽队迅速占据了许昌外城的所有的魏军据点,如同那些可怜的守军所言,吴政果然正在城中议事厅之中大摆酒宴,准备为孙利接风,当我带着一群亲兵杀进大厅只之时,吴政见大势已去,早已自刎而亡……
这一战,我军出动了三万人,攻下许昌外城之后,尚存两万四千余人,而敌军守城的二万人马,死的死,跑的跑,最后只剩下不到六千人,他们不敢再战,全部投降了。
见许昌外城已经拿了下来,我传下号令——将孙利、吴政二人的首级割下,悬于外城示众,并聚集兵马,为攻打内城做准备……
第270回 填河
打下了许昌外城,我和马超、庞德三人却并未因此过于高兴,因为——许昌外城与内城之间的那道宽三丈有余的护城河,放到现在的计量单位来看——这条护城河也得有七米来宽,没有器械辅助确实是难以跨越。
更何况,就在河对岸的许昌内城,还有曹傲所率领的七千青州兵,正在虎视眈眈。
在初平三年(192年)十二月,青州黄巾军主力无条件向曹投降(不是战败投降)。投诚后的青州黄巾军,连家属在内共计百余万人,其中三十万身强体健者,被曹操编成为具有相对独立性的“青州兵”。至于那些没被收为军人的青州黄巾军则专心从事农业生产,作后方补给。被编后的青州兵在曹操的管理下已与以前的流民武装再不相同,并且不久后就投入战斗。
在经历了无数次战斗后,青州兵朝着父子相继、纪代为兵的职业代、世兵化方向发展。相关史料显示,青州兵自从初平三年十二月被收编之后,至少存续了二十八年(192-220年)。假如不是世代为兵,这支队伍就不可能维持那么长的时间。但这部队又是怎样灭亡的呢?无人可知。有人说这个队伍从公元200年成为了第二批屯田军户。但也无从考证。
但是在青州兵生存时,有一点是100%确定的,那就是青州兵只会听曹操一人的命令。因此,当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曹操刚一去世,处于洛阳的青州兵“以为天下将乱,皆鸣鼓擅去,”根本不愿服从其他人包括曹操接班人曹丕的指挥,并因此在短期内造成了较大的混乱,要不是曹丕措置行当,甚至有可能酿成性质更为严重的动乱。但是从另一角度看,曹操还是有一定魅力的。
至于曹傲所率领的这一批青州兵,很可能就是当年少数一些最终服从曹丕领袖的群体,因为青州兵其它大部已经各有归处,散布于天下,不再参与世间争执了。
……
虽然护城河难过,青州兵难打,但是我们总归是要攻打许昌内城的。第一步,我们还是派出了一批使者前去劝降。
“对面的魏兵听着!我大汉天军至此,不愿杀戮!若汝等甘愿降服,都能得到妥善安置!”
曹傲可不买帐,站在河对岸的城楼之上,大声问道:“若是曹某不降呢?”
“若是你们不降的话!那我们也没有办法,只好与你们决一死战了!魏将军已经有言在先——攻击许昌内城是很艰难,可是以五万兵力对付七千人,已是足够!”
曹傲大声道:“那就让他来试试!我乃是曹氏子孙,值此危难之际,唯战死而已!”
……
“好吧!既然他不愿意投降!咱们也只好进兵了!”
“孟起、令明,从今夜三更开始,派出五千人填河,我会让五禽队作为掩护,以防敌军出城偷袭!”
马超、庞德都点了点头,我握紧了拳头,道:“如果有可能的话,我还是不想让这场战斗发生,这一打,不知又要牺牲多少性命!”
马超拍拍我的肩膀:“没办法,这就是我们这些为兵为将者的命!”
……
三更时分,五禽队为先头军队,身后跟着五千名身强力壮的士卒,各背着土包砖石,准备填河,夜暗无光,那五千名士卒稍作歇息,便立即展开作业,一阵阵轻微的响动过后,那护城河已被填住了一米左右……
次日,我又派出数名使者接着劝降,分散曹傲等人的注意力,毕竟只要是仔细看,还是能看出来那护城河稍微有些变窄。
到了晚间,五禽队又带着另一批精壮士卒前去填河……
两天之后,被我军使者折腾得七窍生烟的曹傲总算看出了端倪,那原本三丈余宽的护城河平白无故窄了半丈多。
他气得破口大骂:“好你个蜀军!竟敢前来填河,明夜若是再来,定然射死汝等!”
第271回 曹傲投降
当夜,五禽队带着填河士卒继续前来,曹傲早已在城楼上令人点了火把,火光明耀,把个护城河岸映照得如同白昼一般,我军的行动早已被曹傲等人看在眼中,曹傲见我军携带着沙石土包前来,早已是气得吹鬍子瞪眼,破口大骂道:“尔等蜀军,当真是欺人太甚!来人呀,给我乱箭伺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