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今日,很多善良的基督徒仍然很难相信华盛顿当真是一个维吉尼亚人!”什么?他是个乡巴佬?“他们笑了,”华盛顿是个乡巴佬!哎!不可能!他当然是个欧洲人:这么伟大的人绝不可能出生在美国。“
这么伟大的人绝不可能出生在美国!——呵,这正是他所以出生在这里的最好原因!我们知道,大自然所喜爱的就是和谐;pariaparibus,意思是说,伟大的事物总是在伟大的环境中产生,这是大自然所乐意遵循的法则。例如,我们在什么地方寻找”自然界最大的动物“——鲸呢?我想,不是在贮水池中,而是在汪洋大海之中。”汪洋大海走巨轮“,并且,在翻滚的浪涛中,也可以看到鲸喷吐出来的巨大水柱。
根据同样的道理,除了在美洲,我们还能到哪里去寻找天下第一号伟人华盛顿呢?美洲是最大的陆地,破极地之冰而出,延伸开来,直至南方,几乎”纵贯地球南北“;它的两侧,经受着占地球表面一半的海洋的无情冲击。与美洲大陆的面积相匹配的是这片广袤土地上的山山水水:全能的上帝在这里造就了白云盖顶的高山,烟波浩森的湖泊,浪涛翻滚的河流和咆哮轰鸣、一泻千丈的瀑布。所有这些使其它大陆上的一切都相形见绌。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说,伟大的人物和伟大的业绩註定要产生在美洲。
看来,这就是简单的推理所得出的结论。因此,我们认为美国是华盛顿当之无愧的摇蓝。他于一七三二年二月二十二日出生在伟吉尼亚州威斯特摩兰县的教皇溪畔。
书的首尾部分相互呼应,最后三章是关于华盛顿的性格特徵的,描述了他的宗教信仰,他的乐善好施,以及他的勤奋和爱国主义精神。所有这些都是最伟大的人对最巨大的挑战(即美国本身)的自然反响。
威姆斯告诉我们,乔治的父亲利用一切机会在儿子身上培养美好的情操。乔治五岁那年的秋天,他的父亲和表兄带着他在一个苹果园里散步。”父亲说,乔治,我的孩子,看看这园子!还记得吗,春天的时候,你的这个好表兄带给你一个那么大、那么漂亮的苹果。我费了好大的劲,你都不肯和你的兄弟姐妹们分吃那个苹果,虽然我对你说,假如你肯这样做,全能的上帝在秋天一定会给你好多好多苹果的。可怜的乔治一句话都说不出来,深深地低着头,脸上露出惶惑的神情,光着的小脚丫在松软的土地上划着名……乔治默默地望着硕果纍纍的巨大果园。他看到了忙忙碌碌的蜜蜂,听到了鸟儿在欢乐地歌唱。他抬起头,泪光闪闪,轻声对父亲说,’爸爸,请原谅我这一次。我再也不会这么小气了。‘“
当然,还有那个有名的关于樱桃树的故事:
”我不能说谎,爸爸。你知道,我不能说谎。那棵树确实是我用小斧头砍的,“——最最亲爱的孩子,来呀,快到我这儿来,父亲激动地叫道。乔治,你弄死了我的树,但我却感到高兴,因为你已经千倍地偿还了。我儿子这种敢做敢当的气概比一千棵树还要值钱,即使它们开的是银花,结的是金果。接下去的故事就是讲华盛顿的同学们怎样和他挥泪惜别;华盛顿如何厌恶打斗,但又有出色的武艺;布雷多克战败之后,一个着名的印第安武士发誓说:”华盛顿命中注定不会被子弹打死!因为,我用步枪瞄准他射击了十七次,却不能把他打倒。“还有,华盛顿的母亲怀着他的时候,做了一个梦,梦见了华盛顿是如何伟大,还梦见了独立革命的历程。
我们根据史实材料对华盛顿的了解、特别是对他早期生活的了解所存在的巨大空白被威姆斯填满了。他用借来的、剽窃的或编造的各种事件填补空白。但这些事情就其性质来说,又几乎是不可能予以反驳的。有谁能够肯定他说在老华盛顿家里没有过樱桃树的插曲?或者玛丽·华盛顿没有做过如此这般的一个梦?也许,象马库斯·坎利夫所猜测的,这些不足凭信的轶事之所以能够流传下来,正是因为它们表现了跟英雄人物有关的某种普遍存在的真实性,尽管表现得很粗糙,也很不确切。当然,威姆斯所讲述的正是很多人所愿意相信的。正是藉助于这些故事,威姆斯卖掉了他的书;而藉助于书,他也卖掉了另外一件商品——英雄。这是不是一场骗局?天晓得!
咸姆斯不过是造成对华盛顿个人崇拜的众多吹鼓手中的一个。华盛顿生前,一些杂志和一般性质的书,例如杰第迪亚·莫尔斯的《美国地理》(一七八九年),也登载一些华盛顿的传记资料。但似乎从未有过一本专门记述他的生平。一八○六年,威姆斯着作的修订本出版以后,又陆续出现了另外几种或多或少让人还读得下去的华盛顿生平,但多为严肃的作品,并非为青少年读者和没有文化的老百姓而写的。在若干年里,威姆斯几乎垄断了通俗作品的市场。后来,一八二九年,安娜·里德撰写的华盛顿生平史发表了。这是为主日学校(当时刚发展起来的教育体制)所写的。一八三二年,华盛顿诞辰一百周年之际,塞缪尔·古德里奇为年轻人出版了一本华盛顿传,很成功。他的写作班子曾以”彼得·帕利“为笔名出版过一百多种儿童读物。人们还以很多别的方式歌颂英雄的生平,如长诗和话剧。一位俄亥俄州的学校教师甚至写了一本《拉丁文散文——乔治·华盛顿传》(一八三五年)。与此同时,学者和文人们纷纷用大部头着作复述着华盛顿的生平事迹。华盛顿诞辰一百周年之际(一八三二年),马歇尔的华盛顿生平史修订本出版了,只有些微的删节。这件事恐怕最能说明华盛顿的名字在人们当中所能引起的虔诚了。在这之后出版的是一卷本的学校版(一八三八年)。其他人也开始着书,但大多是纪念性的,并不受读者喜爱。这些巨着中比较不那么严肃的是小说家詹姆斯·柯克。波尔丁的两卷集华盛顿生平史(一八三五年),接下去是贾雷德·斯帕克斯所着的虔诚和冗长的华盛顿传,作为他的巨着的第一卷出版(一八三七年)。这些作品中最出色的要算华盛顿·欧文的五卷集了。但他的着作也未能摆脱那时的流行病——枯燥乏味。欧文的这部书在二十世纪还可以找到,有些部分根本就不曾被翻阅过,由此可见,很多人只是买了书,而从未读过。但在当时,华盛顿死后的岁月还只是刚刚开始。神圣的着作 必须强调指出,对华盛顿的崇拜早在这位英雄的着作被收集出版之前就开始了。学者们无从读到真正出自华盛顿之手的文章,更别提一般公民了。对华盛顿的崇拜越普遍,出版他本人着作就越显得多余,从很多方面说,人们对他本人的着作的兴趣也越来越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