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丹枫所在的这个暗卫分支,便是承担着一项特别任务的秘密机构,其首领直接对锦衣卫暗卫的最高首领负责。
而负责锦衣卫暗卫的人,从锦衣卫刚一成立时便已规定,由一名锦衣卫同知专职负责,通常锦衣卫指挥使也不得干预!
张丹枫和中年人之所以会对张知秋如此地感兴趣,是因为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张知秋已经与他们所执行的任务发生了交叉,并且已经造成了不可预知地后果!
换句话说,即便是张知秋不来找张丹枫,张丹枫也是要想办法与张知秋进行接触的,中年人此次专程由大同赶来,也正是为了张知秋!
第一百章
更新时间2012-3-13 23:56:52 字数:3082
在锦衣卫的公开体系中,计有正三品指挥使一人,从三品同知二人,四品佥事二人,五品镇抚二人,十四所千户十四人,正五品,此其下管理职尚有副千户(从五品)、百户(正六品)、试百户(从六品)、总旗(正七品)、小旗(从七品)等。
锦衣卫下属有将军、力士、校尉,对国外公干则有校令、参事——具体在执行某项公务时,会冠以“参知某事”的头衔。
所谓“将军”,便是指那些作为仪仗队的“大汉将军”;而“力士”的称呼,通常是指那些被外借效命于东西两厂的锦衣卫们;至于锦衣卫自己的普通士卒,则一概称之为“校尉”。
此外,锦衣卫另有精通多国语言的翻译(如宪宗朝张渺正),内有法庭和监狱,其中,经历司掌文移出入,镇抚司掌本卫刑名,兼理军匠,即“诏狱”。
锦衣卫可以自行实施逮捕、审讯和处刑,而通常锦衣卫在逮捕嫌犯之前,还会发给其“驾帖”,作用相当于现代的逮捕证。
而锦衣暗卫的系统,除作为最高统领地同知之外,其他官员的排序并不在公开的这些人当中,而是自成体系。
所谓“话逢知己千杯少”,三人说的兴起,口干舌燥之下这茶水果然也是如流水般地不断送将上来,到是把张知秋给灌了个水饱。
张丹枫此刻正自十分地惊疑着,这个张知秋自称是失去了大部分地记忆,但是却竟然能够如此坦然地说出这诸多奇诡的药物秘闻,而且大多竟然是连他这个中医大家也闻所未闻的!
即便不是站在锦衣卫的立场,以一个医生的角度张丹枫此刻也是对张知秋充满了极度地好奇的,自然是不会让他就此轻易地过关。
张知秋所说的这些药用矿石,其实大多都比较的常见——非如此也不会被古人总结出这么神奇地功效,因此张丹枫却是并不怀疑张知秋在信口雌黄。
倘若如此,明天只需一试便可知其真假虚实;但张丹枫和柳青云却是由此而对于张知秋的来历更加地感到惊奇了。
以二人的见闻,竟然却是从没有听说大明有哪家门派是擅长这矿石药物的,而且听张知秋的说辞,若要以这矿石来下毒的话,却是连银针也试不出的!
其实,古人所谓地“银针探毒”,不过是一种化学上的硫化反应,也就是含有硫化物的药物在与银接触后,会生成黑色的硫化银。
事实上,在这里古人所指的毒是指俗称“砒霜”的三氧化二砷,这也是古代普通人所能接触到的最为剧毒的药物。
因为古代的生产技术落后,致使砒霜里都会伴有少量的硫和硫化物,而现代所生产的高纯度砒霜,在普通状态下是根本不会有这种反应的。
不过,银虽不能验毒,但是却能消毒,每升水中只要含有五千万分之一毫克的银离子,便可使水中大部分细菌致死。
银子可以消毒,是因为银在水中可形成带正电荷的离子,能吸附水中细菌,并逐步进入细菌体内,使它的催化剂—脢系统封闭、失活,使细菌失去代谢能力而死亡。
所以,用银作碗、筷使用于日常生活中,即便不是为了验毒,也还是大有好处的。
时间不知不觉间便已到了晚上,其间张知秋也不是没有动念想要走人,只是张丹枫和这个中年人柳青云都是专业人士,轻而易举的便在言语间将他给生生地挤兑在这里了,偏生还心有所忌而发作不得。
其实张知秋也没有什么急着要办的事情,只是看到天已向晚,习惯性地感到需要吃饭了,但二人在张知秋来访之际才刚刚吃完饭,自然不会体悟到他的这番纠结和痛苦。
况且,受蛮族入寇的影响,忻州城的宵禁如今却是执行的分外地严厉,再不走人就只能是在张丹枫家里留宿了。
其实,如果张家还有晚饭的话,张知秋根本也不介意和二人多套套近乎的,但是如今,他却是唯恐街上的饭店也全部打烊了。
就在张知秋终于下定决心要闪人之际,屋门却是砰然一声被撞了开来,一个中年男僕紧走两步,迳自站到了大堂的当地。
这个男僕来的突兀,张知秋还只是略略有些好奇,而张丹枫和柳青云却就极度地紧张了。
虽然此人一副僕人打扮,但却也是锦衣暗卫中的一员,而最为重要的是,他此刻根本就不应该是在这里!
“来福,可有何事?”脸上的笑容一敛,张丹枫满面怒容地看着贸然闯门地中年僕人冷冷地清喝,恰如其分地显示了一个良善地主人在此刻所应作出的合理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