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作为女孩子的结婚年龄比男子还要更低,因而这个已经是三个孩子地老爹地二十三岁男子这么“习惯性”地抱着张知秋睡觉,也不过是他多年来抱着老婆睡觉所养成的“毛病”罢了!
不过,尽管几乎所有地人都对于张知秋如此地大惊小怪感到极其地不满,但他自己却还是极其地郁闷的。
虽然没有什么洁癖,但对于被一个大男人抱在怀里睡觉,张知秋却还是感觉难以接受的,但问题是,仅仅是在这个帐篷里的好多傢伙,就都有这么一个良好地习惯!
于是,张知秋再也无法躺回原地去入眠了——任何一个经历了如此剧变的现代人,只怕在这种情形下也是一时间睡不着觉的,更何况张知秋还差点被这个叫做吴二柱的傢伙给直接吓死!
当然,张知秋所遭受的这个“吓”,到不是因为害怕,而仅仅是由于某种传言的恐慌所致;或者换个说法,是被有些噁心的吓到了。
不过,对于张知秋的这种“大惊小怪”,却是让他自己极其诧异而震惊地没有得到营中任何人的理解与同情,而且甚至还被闻讯赶来的张小满狠狠地训斥了半天!
在中国古代,同性恋似乎并不被人歧视,在某种场合甚至还会受到褒扬,着名的同性恋者还被传扬千古——诸如“断袖分桃”、“龙阳之好”这样的典故,也算是一种非常奇特的情状了。
明朝本就是一个同性恋者相当泛滥的时代,这一点在以明末为背景地中国四大古典名着之一的《红楼梦》中有相当篇幅地细緻描写,而贾宝玉便是这个时代一个极具典型性地“双性恋”者。
在这种背景之下,张知秋此刻遇会到这种尴尬,便也就一点儿都不难理解了!
既然无法再睡,张知秋便也不愿在这充满了汗臭、脚臭味的帐篷内停留,干脆起身来到了外边,凑向了正在执勤地士卒身边。
当然,张知秋之所以要去往哨兵那里,并不是想着要替别人值班,而是纯粹冲着哨位上的那堆篝火去的。
因为地处内地,辎重营的哨兵们所防范的目标,却并非是那些远在关外的鞑子、或附近不成气候的盗匪,而更多的却是这些被征服徭役地役夫们。
换句话说,这些哨兵们不仅要留意着这些役夫们臆想中的逃亡,还要小心防备被他们与盗匪里应外合地偷去了军资。
这种事情过去不是没有发生过,只不过是被军地各方联手压了下来,最终也还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了。
有鑑于这些个目的,这堆篝火的存在就极其地有意义了:这一堆堆地篝火,将整个地辎重营完全地包围起来,任何想要通过这条“光明地带”出入营区的人,都绝对难逃周边其他人的眼睛。
哨兵用阴鸷的眼神,死死地盯着从营地中漫步而来地张知秋……
ps:晚了点,抱歉哈……
继续求票、求点、求收藏!!!
第八章 君子坦蛋蛋
更新时间2012-1-18 20:01:54 字数:3032
必须要指出的是,如果单纯是衡量读书人的地位来说的话,明朝比现代却是绝对要高上不止一个层次的。
倘若是普通的役夫们在这晚上宿营宵禁之后还在营区内游荡的话,只怕这些士卒们是二话不说先抽上十几鞭子才会和他过话的,但张知秋却是显然受到了特殊地不同待遇。
虽然在现代也就是个普通人,但好歹是受过十几年正规教育的人,那点儿“学生样”已然是深深地刻印在了张知秋的身上,也还没有来得及被现代社会的市场经济洪流给洗涤干净。
不过,这个在现代被视之为是“不成熟”标志的“学生样儿”,在这个时代却是无人敢不高看一眼地“文人气质”——这也算是张知秋作为一个现代穿越者所附带的一点儿福利了吧……
不用刻意地装13,张知秋的言语气质便很明显与那些役夫们极其不同,因此准备出面来与他进行交涉的,却也是一名小旗,但与张小满所不同的是,这名小旗是负责军中军纪地虞候直属的军官。
“长夜漫漫,无心入眠……”
看着不言不动便自带三分杀气的黑衣小旗,张知秋却是忽然间起了作弄之心,于是张口便是一句经典台词,顺便也还摆出了一副找抽地经典造型。
张知秋也不是真的发疯,但遇到这种稀奇古怪的事情,情绪也早已经是到了一个临界值的,这时也算作是一种有意无意地“自我减压”了!
明军的军衣极具特色,是军装中不怎么多见的大红色,而这只承担军中巡营、执法等古代宪兵职能的虞候所属官兵,身上的衣甲则为黑色。
事实上,张知秋也正是因为注意到了这一点不同,才突然间被刺激到了哪根敏感的神经而突然间这么神经病大发作的。
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如果其所承受的精神压力超过自身的极限,那么他有可能做出任何匪夷所思地事情来。
明代军士服饰其实一种胖袄,其制:“长齐膝,窄袖,内实以棉花”,颜色所为红,这种军服,学名叫“鸳鸯战袄”,又称“红胖袄”。
明军骑士多穿对襟,以便乘马,作战用兜鍪,多用铜铁制造,很少用皮革。将官所穿铠甲,也以铜铁为之,甲片的形状,多为“山”字纹,制作精密,穿着轻便,普通兵士则穿锁字甲,在腰部以下,还配有铁网裙和网裤,足穿铁网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