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五百年的历史。尽管如此,声纳的军事应用还是从20世纪初才开始的,1914年
第一部声纳装舰使用,之后,经过二次大战的实战应用,才得以迅速发展,现代
声纳已成为水下探测、识别、定位和通信的重要电子设备,已成为与雷达齐名的
水下“千里眼”和“顺风耳”。
声纳是怎样分类的?
声纳是一种用途广泛的水声设备,它的分类方法多种多样。按使命任务分,
可分为军用声纳和民用声纳两大类。军用声纳是最主要的一类,它承担着水下探
测、导航、警戒、通信、猎雷和声学对抗等多种使命。军用声纳中又可分为:水
面舰艇声纳、潜艇声纳、机载声纳和固定声纳。
水面舰艇声纳的主要任务是反潜探测,也可用于猎雷和水下打捞等其它方面
的水下探测。水面舰艇声纳按探测距离的不同,可分为近程、中程、远程和超远
程四种:近程声纳的探测距离为5 海里(1 海里约为1.852 公里),中程声纳为
10海里,远程声纳为15海里,超远程声纳则达几十海里以上。
水面舰艇装备的声纳有舰壳声纳、变深声纳、拖曳线列阵声纳和吊放式声纳
等多种类型,最大探测距离一般在120 海里以下。
潜艇声纳的主要用途是探测水下目标和水面目标,并为鱼雷攻击提供各种目
标参数。潜艇声纳一般为综合声纳、被动声纳、识别声纳和侦察、通信声纳等。
装备形式也多为艇壳声纳、拖曳线列阵声纳等。
机载声纳是由反潜巡逻机和反潜直升机携载的一种以反潜探测为主的声纳装
备,主要用途是进行大面积反潜搜索与探测,一旦发现水下目标后,便立即引导
己方反潜兵力进行跟踪和攻击,必要时也可自行实施攻击。机载声纳有声纳浮标、
吊放声纳等各种不同类型。
固定式声纳是布设于大洋或海底的一种大功率远程被动探测声纳,它的主要
任务是对敌方潜艇进行战略性侦测,确定其大致方位后,再交由其它反潜兵力进
行跟踪和攻击。这种声纳有的是在海底採取三角架固定式安装,有的是利用锚力
锚泊于海峡通道或沿海、岸边及港口,由于採用被动工作方式,又多以海底电缆
与岸基水声站相连,所以隐蔽性很好,能进行长时间、连续性远距离水下探测和
预警。
民用声纳是二战以后发展起来的,它主要为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服务,主
要包括:导航声纳、渔用声纳,海上石油开发的水声设备及海洋调查研究用水声
设备等。导航声纳中又可分为回声测深仪、测冰仪、测速仪及避碰声纳等。渔用
声纳中可分为鱼探仪、网位仪、声波集鱼与驱鱼装置和生物遥测信标等。海洋开
发的声学设备有海底地貌仪、海底深层剖面仪、动态定位声纳、水下油管检测声
纳等。
声纳有哪些工作方式?
声纳的基本工作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利用回声进行探测的主动工作方式,另
一种是利用目标自发噪声进行探测的方式。主动工作方式是声纳自己主动发射声
波,当声波遇到目标时,就会产生反射,通过接收和处理这些反
----------------------- 页面119-----------------------
射回波,便可测出目标的方位、距离和特性。这种工作方式往往在水下攻击
时使用,舰艇航速可保持18~24节。由于主动发射声波,所以极易暴露本艇方位,
隐蔽性很差。被动工作方式正好相反,它自己下发射任何声波,只是单纯地接收
目标在航行和工作时所辐射的噪音,并据此来推算它的方位、速度和距离,这种
声纳应用非常广泛,隐蔽性也很好,但舰艇在进行被动听测时必须低速航行或停
车,以防本艇辐射的噪声干扰。除这两种最基本的工作方式外,还有集主动与被
动工作方式为一体的综合声纳,以及进行水下通信用的通信声纳等。
▲荷兰主动声纳的轻型换能器阵
什么是海岸固定声纳?
现代反潜体系是一个战略与战术结合,水下、水上、空中与空间一体化的多
维度、立体化、大纵深的反潜预警、识别、定位、跟踪和攻击体系。在这个庞大
的反潜体系中,能够执行远程战略反潜探测任务的有:装有非声探测装置的海洋
监视卫星、装有声学和非声探测装置的大型远程海上巡逻机、装有大型水面拖曳
线列阵声纳的远洋侦察船,以及广布于一定水深和声道、乃至海底的海岸固定声
纳系统。
海岸固定声纳系统是一种通过一定方式,将水听器基阵布设于水中一定深度、
声道和海底的水声监视装置,它的主要任务就是以被动方式探测敌潜艇,并将所
获取的目标信息传送至岸基地面站,由地面站转发通信卫星,以通知反潜飞机或
舰艇奔赴预定海域进行战术搜潜和攻潜。
海岸固定声纳由水听器基阵、海底电缆或光缆、海底信号放大器和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