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0月,又击落了两架飞行高度为900 米的无人驾驶直升靶机。
用雷射炮反飞弹、反卫星的试验也取得一些成功。1978年11月23日。
美陆军使用雷射炮在1 ~2 公里内,击中了1 枚正在高速飞行的反坦克飞弹,
使其头部裂成碎片。美国海军研制的“海光”强雷射系统可以用于近程反导防空。
该系统长5 ~6 米,宽3 米,高0.6 米,发射雷射功率为2.2 兆瓦,作用距离4.7
公里,光斑直径1.o 厘米。前苏联研制的中红外化学雷射武器已装“基洛夫”级
核动力飞弹巡洋舰试验,其作用距离可达10公里。
1975年11月,美国两颗卫星在飞抵前苏联西伯利亚飞弹发射场上空进行侦察
时,被前苏联反卫星雷射武器击毁。目前,不仅研究地面发射的反卫星雷射武器,
还在研究星载雷射武器和装在宇宙飞船上的雷射炮。
▲德国mbb 公司设计的陆上高能雷射武器系统用于反坦克的雷射。炮从理沦
上讲虽可击穿钢装甲,但那要耗费大量能量,且难以击中要害。所以目前反坦克
雷射炮主要还是通过发射强雷射束来破环坦克上的观察瞄准等光学仪器,并使坦
克乘员造成闪光盲,继而迷失方
----------------------- 页面97-----------------------
向,以给反坦克武器以可乘之机。
什么是电磁炮?
电磁炮是利用电磁力推进原理代替传统发射药高速发射弹丸的一种新概念动
能武器。它主要由电源、天关、能量调节器和加速器组成。按用途可分为两种:
战略电磁炮和战术电磁炮。前者主要用以摧毁卫星、太空飞行器或弹道飞弹,并可部
署在天基平台上;后者主要用于防空、反导和反坦克,可部署在地面、战斗车辆
或舰艇上。
接发射方式,电磁炮可分为三类:一是线圈炮。它由若干个绕炮膛安装的固
定式同轴驱动线圈和一个弹丸线圈组成。线圈依次通电后产生磁场,磁场产生感
应电流,进而产生一种推力将弹丸推出。这种炮适合于发射大质量弹丸。二是轨
道炮,它由两条与电源相连接的平行轨道和位于轨道之间的一个导体构成,弹丸
位于电应出能够推进弹丸的力。这种电磁炮推力很大,可以极高速度发射小质量
弹丸。三是重接炮,它综合了线圈炮和轨道炮的优点,在结构上有新颖之处,可
用天天基部署的超高电磁炮,目前仍处于理论探索阶段。
电磁炮有哪些特点?
电磁炮的研究早在1916年就开始了,在两次世界大战中,法、德、日都开展
了一些研究工作,但真正取得实质性进展还是70年代以后的事。目前,研究电磁
炮的国家有美、苏、英、法、日、德、澳和丹麦等,美国1989年研制了3 门9 兆
焦耳多发电磁炮,主要是线圈炮和轨道炮,计划1991年研制出机动型15焦耳多发
电磁炮,1994年研制出反战术飞弹电磁炮,1994—1998年进行坦克电磁炮的全尺
寸研制,到本世纪末有可能出现实用型电磁炮。
电磁炮目前虽仍处于探索性研究阶段,距实际应用还有10~20年以上的时间,
但已可以看出一些显着的特点:它的弹九速度高,射程远,精度好,穿透力强。
弹九初速目前已达8 ~10公里/ 秒。
据说将来在空间部署时可达100 公里/ 秒,这是任何常规兵器所无法比拟的
(一般火炮的初速只有2000米/ 秒左右);目前,电磁炮已发展到可把318 克重
弹九加速到4200米/ 秒的速度。另外,弹丸尺寸小,重量轻,初速可控,射程可
调,发射时后坐力小,无冲击波,无声响,无烟尘污染,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武器。
▲电磁炮示意图1—铝外缘气化,形成一个导电的等离子体,推动前面的子
弹。
2—在子弹后部的铝外缘,作用相当于熔断开关,能传导电流。
3—“菜克贊”子弹的重量仅为2.5 克。
4—2.5 克的子弹速度可达27800 英尺/ 秒(8.5 公里/ 秒)
5—高压气枪将子弹推入炮膛,解决“原地起飞”的问题。
6—使用5 个动力源,当子弹穿过每个动力源两端时它一开一关。上述动力
源的高阻抗阻止电流反向流动。
电磁炮的主要缺点是功耗大,以3000米/ 秒的速度发射1000克重的弹丸时,
所需功率这200 万千瓦以上,因此,很难装备作战平台。为此,澳大利
----------------------- 页面98-----------------------
亚研制了一种单极发电机,在放电时可为电磁炮提供巨大能量。前苏联则利
用炸药爆炸所产生的巨大脉冲电流来推动弹丸前进。从目前发展看,最有希望的
是装备海军核动力舰艇,因为在这类平台上能源有足够的保证,否则,一般中型
舰艇、坦克和飞机难以容纳。据说美国研制成功的一门实验型电磁炮足有3 吨重,
10米长,弹丸初速达3000米/ 秒,可见其体积和重量仍需进一步改进。
在电磁炮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发现电磁发射技术在军事上具有广泛的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