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年,英国用巡洋舰改装了世界上第一艘能搭载常规起降飞机的“暴怒”
号航空母舰,它的飞行甲板分为前后两段。由于当时的陆基飞机重量很
----------------------- 页面25-----------------------
轻,利用前飞行甲板的斜度靠前机轮即可滑行起飞离舰,在后飞行甲板靠人
力便可拦阻着舰。
1918年,英国又用客轮改装了世界上第一艘直通型平坦飞行甲板的“百眼巨
人”号航空母舰;1922年,美国则利用运煤船改装了一艘直通型飞行甲板的“兰
格利”号航空母舰。它长166 米,排水量11000 吨,航速15节,能携载33架飞机。
当时该艘航母的舰载机主要是通过机轮滑跑起飞,着舰则採用22根两端系有沙袋
的绳索阻拦降落。
两次大战之间航空母舰有哪些重大发展?
1919年到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20年间,航空母舰的数量增长了1
倍,拥有国也有4 个扩展到6 个。
1922年,英、美、日、法、意五个海军大国签署了《华盛顿海军协定》,企
图通过限制各国海军舰艇总吨位来限制其军备发展。1930年又召开了伦敦海军会
议,进一步明确了英、美两国海军各保持52.5万吨、日本海军保持31.5万吨海军
军备总规模的所谓5 :5 :3 的五五三比例。
正当英、美、法、意四大海军强国醉心于发展35000 吨级超级战列舰、企图
夺取和控制制海权的时候,日本海军却採取了发展航空母舰、夺取海上制空权的
战略,并干1934年单方面废除裁军协定,突破27000 吨的单舰限定吨位,开始建
造大型攻击型航空母舰。到1941年时,日本海军航空母舰数量已跃居世界首位,
航空母舰和战列舰的比例已达1010;而当时英、美海军的这两个比例却还仅有7
:15和7 :16. 强大的航空母舰兵力为此后日本海军贸然发动太平洋战争埋下了
重要的伏笔。
1922年,日本历时4 年专门设计和建造的肚界上第一艘攻击型航空母舰“凤
翔”号正式服役,从而揭开了航空母舰发展的序幕。1 年后,英国“竞技神”号
航空母舰服役;两年后,美国“突击者”号航空母舰服役。到1939年8 月31日第
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前夜,英国已专门设计和建造了7 艘航空母舰,最大的“皇
家方舟”号己达28000 吨,载机60余架。美国也建成7 艘航母,最大的“列克星
敦”号已达36000 吨,载机量超过了100 架。当时日本航空母舰已建成6 艘,最
大的“赤诚”号也达36500 吨,可载机90余架。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航母舰载机重量一般为1 ~6 吨,时速在15~500 公
里之间,所以,航空母舰一般都採用通长甲板形式,并装有长47米、宽25米的飞
轮式和液压式弹射器,以给出48节以上的初速。当时舰载机的着舰速度很低,只
有35节左右,和航空母舰的速度差不多,所以用摩擦式闸片和液压阻拦装置便可
拦阻着舰。
两次大战之间的20年,虽然各海军大国多次限制、裁军和削减军备,但并没
有给人类带来一个“维多利亚”式的和平时代,相反,却孕育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爆发的危机。
▲美国“中途岛”号航空母舰
二次大战中航空母舰发挥了哪些作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世界各国攻击型航空母舰只有20艘左右,6 年
----------------------- 页面26-----------------------
大战期间,各交战国虽拼力赶造航母,但总艘数仍没超过50艘,而且1/3 是
战争接近尾声时才完工,有的还没等正式服役就被炸沉了。
在大西洋战场上,为了进行反潜护航作战,美国在两年多的时间里紧急动员,
用商船改装了100 多艘护航航母,为夺取战争的胜利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这
些改装型航母一般在7000~12000 吨之间,载30余架飞机。作为飞机运载舰时,
最多可载60多架飞机。美国当时专门设计和建造的一级护航航母“卡塞布兰卡”
级徘水量11000 吨,可载机60余架,有一家造船厂在18个月中就突击建造了50多
艘。
1939年到1945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航空母舰一展雄风,开始主宰海洋
战场。世界各国航空母舰数量从一战结束时的13艘一下子猛增到176 艘,而称霸
于世界海洋几百年的战列舰却寥若晨星,所剩甚少,从140 艘下降到40艘,航空
母舰和战列舰的比例第一次形成4 :1 的绝对优势。航空母舰由舰队辅助兵力变
为主要突击兵力,不仅取代战列舰成为制空制海的主要兵力,也成为海军远洋作
战和对陆攻击的重要军事力量。
战后以来航空母舰经历过哪些重大技术发展?
1946年,第一架“鬼怪”型喷气式战斗机在美国海军“罗斯福”号航空母舰
上弹射起飞,这种在重量和航速方面都比螺旋桨飞机大好几倍的喷气式飞机使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