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也开始自行设计和制造第一代地空飞弹。当时,由于喷气式飞机和战略轰炸
机、战略侦察机的大量使用,使传统的高炮失去了作用,射高只有10公里左右的
高炮面对以高亚音速、超音速在12公里以上高度飞行的飞机已显得无能为力。为
了对付高空高速飞行的飞机,美、苏重点发展了中高空、中远程飞弹,其主要代
表型为美国的“波马克”和“奈基”1、2、型飞弹,前苏联的sa-i和sa-2. 第
一代地空飞弹在射程上有了很大提高,一般射程可达50公里左右,个别达140 公
里,射高也能达30公里左右,因而对飞机形成了一定的威胁。但这一代飞弹尺寸
较大,机动性较差,只能固定发射,对付中高空目标,对低空、超低空飞行的空
中目标则显得过于笨拙。
什么是第二代地空飞弹?
第二代地空飞弹是50年代未至60年代未发展的。由于中高空、中远程飞弹的
发展,以往以高、中空突防的作战飞机开始採用低空、超低空突防的战术,空中
目标的这一重大变化也引起地空飞弹的相应变化,因此,一代机动性能好,反应
速度快,能够对中低空、中远程和低空、近程目标进行攻击的飞弹相继问世,最
有代表性的型号有:在中高空、中近程地空飞弹方面,有美国的“霍克”和前苏
联的sa-3、sa-6;在低空、近程飞弹方面,有美国的“小檞树”、“红眼睛”,
前苏联的sa-7等。此外,中高空、中远程飞弹也有重大发展,前苏联研制成功sa-4、
sa-5两型飞弹,其中sa-5成为世界地空飞弹发展中弹体最长(16.5米)、弹径最
大(1.07米)、翼展最大(3.65米)、发射重量最大(10000 公斤)、射程最远
(250 公里)的一型地空飞弹,该型飞弹广泛装备于华约和中东各国。值得一提
的是,此间英国还发展了一型中高空、中远程地空飞弹,其型号为“警犬”2,
射程84公里,射高0.5 ~27公里。第二代地空飞弹的突出特点是:具有机动发射
能力,反应速度较快,飞弹自动化程度较高,制导体制多样化,已基本形成高中
低空、远中近程的全空域火力覆盖。
▲英国皇家空军的“警犬”2第二代地空飞弹
什么是第三代地空飞弹?
----------------------- 页面91-----------------------
第三代地空飞弹是60年代未至70年代未发展的。此间,由于地空飞弹初步形
成了全空域防卫态势,所以目标飞行高度变化不大,但仍以低空和超低空突防为
主,所以这一代飞弹除前苏联的sa-11 中程飞弹外,其余全是低空、近程防空导
弹,其主要特点是不少国家参与了地空飞弹的发展,同时一大批性能较好的单兵
可携式飞弹也得以迅速发展。这一代飞弹的代表型有:美国的“毒刺”,前苏联
的sa-8、sa-9,英国的“山猫”、“轻剑”、“吹管”,法国的“响尾蛇”,法
德合研的“罗兰特”及瑞典的rbs-70等。
▲前苏联sa-8飞弹发射车
什么是第四代地空飞弹?
第四代地空飞弹是70年代未以后发展的。此间,虽然作战飞机仍採用低空、
超低空突防模式,但地地战术弹道飞弹却构成了新的威胁,使地面防空变得日趋
复杂。由于飞机大量採用隐形技术,加之飞行速度已提高到马赫数2 左右,所以
目标机动能力和低空突防能力较强。战术弹道飞弹飞行弹道虽然较高,但目标小,
飞行速度快,也较易突防。为了防空反导,第四代飞弹在重点发展低空飞弹的基
础上,还十分注意发展各种类型的飞弹,其代表型有:美国的“爱国者”、“改
霍克”、“罗兰特”,前苏联的sa-12 、sa-13 ,美国和瑞士联合研制的“阿达
茨”,法国的“西北风”,英国的“轻剑”2000、“星光”、德国的“罗兰特”、
法国的“夏安”,日本的81式和义大利的“防空卫士”等。这一代飞弹由于採用
了相控阵雷达和先进的微电子技术,使地空飞弹系统能跟踪和攻击多批目标,在
命中精度和作战效能方面也有很大提高。
地空飞弹在战争中发挥了哪些作用?
地空飞弹和战斗机、高炮一起,构成国土区域防空、要地防空和野战防空的
重要武器系统。地空飞弹由于命中精度高,摧毁威力大,机动能力强,覆盖范围
广,反应时间快,所以日益成为地面防空的主要武器。经过战后40多年的发展,
地空飞弹已装备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计有70余种、100 多型在役,有10多个国
家具有研制和生产能力。这些飞弹在战后以来的历次战争和武装冲突中都发挥了
非常重要的作用。
1959年10月7 日,我地空飞弹部队用sa-2飞弹击落了在北京上空进行侦察飞
行的台湾空军侦察机rb-57d,这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用地空飞弹击落飞机的战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