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上空,按照机载雷达的指令将子弹头从母弹中弹出。4 秒钟后,子弹头自带
的降落伞打开,开伞后10秒钟即在距地面约500 米处,弹上红外寻的器开始搜索
目标,一旦发现便实施攻击。子弹头抛撒方式可以是圆形(直径为250 米和350
米),也可以是椭圆形(长轴分布为400 米和800 米)。
▲能携带分导式多弹头的“长矛”飞弹第二种子弹头是带红外寻的器的未制
导子弹头,称为“斯基特”子弹头。这种子弹头每颗重2.7 公斤,弹径9.5 厘米,
按4 颗一组装在一圆柱形容器中,分别排列在母弹头内。作战时,母弹头在目标
区上空约3000米高度将装有子
----------------------- 页面81-----------------------
弹头的容器弹出,并打开其尾翼。容器降至200 米时,尾翼脱落,降落伞打
开,减速降落。降至30米时,降落伞脱落,自带的小火箭发动机点火加速,容器
以54转/ 秒的高速旋转,将子弹头沿水平方向甩出,弹上红外寻的器开始扫描,
发现坦克目标后便打击其顶部装甲。模拟计算表明:t-22攻击集群坦克时,一枚
飞弹可摧毁一个坦克连及其全部辅助车辆;攻击敌固定式炮兵阵地时,可毁伤其
50%的火力;攻击敌纵深200 公里以内的固定目标时,每天至少少损失80架飞机。
----------------------- 页面82-----------------------
什么是“飞毛腿”,b 飞弹?
“飞毛腿”b 是前苏联1965年装备部队的陆基机动发射单级液体地地战术型
弹道飞弹,属第二代地地战术飞弹。飞弹长11.16 米,弹径0.88米,翼展1.81米,
起飞重量6300公斤,弹头常规装药时重1000公斤,核装药时为1 万吨至100 万吨
tnt 当量,装有触发式电引信,射程50~300 公里,命中精度300 米,从预测阵
地到发射时间为45分钟,从瞄准到发射为7 分钟,採用惯性制导,发动机工作时
间62秒,发射方式为车载地面发射。“飞毛腿”
b 飞弹为弹道式飞弹,它的飞行轨道主要根据发射点的位置与目标的位置预
先确定,飞行程序预先在弹上装定,飞弹发射后,将按预编程序飞行。
▲伊拉克的“飞毛腿”b 中程战术飞弹飞行中由弹上的惯导系统和燃气舵控
制飞弹按预定轨道飞行,直至击中目标。採用惯导的最大特点就是和目标与地面
之间没有任何信息交换,所以很难用电子干扰和软杀伤的方法去防御它。这种制
导方式的最大缺点有两个:一是飞弹飞行轨道是射前确定并装入弹上控制系统的,
惯导系统只能按照惯性弹道袭击固定目标,它无法进行空中机动,更无制导系统,
所以比较容易拦截;二是惯导系统的累积误差大,它自身没有先进的雷达区域相
关等制导方式,无法自动纠正已偏离的弹道,所以圆概率误差最大达1000米。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飞毛腿”b 飞弹性能并不先进,在前苏联已
经淘汰,由更为先进的ss~23飞弹取代。“飞毛腿”b 是第二代地地战术飞弹,
现在这种飞弹已发展到第五代,命中精度最好的已达25米(射程1800公里),而
“飞毛腿”b 射程仅300 公里误差就达1 公里,可见性能是很差的。海湾战争中,
由于怕遭空袭,射击诸元计算不准确,加之人员训练有问题,有许多飞弹误差竟
达几公里、甚至数公里以上,目标原想攻击利雅得和海法,结果飞弹一个劲地往
荒无人烟的大沙漠和茫茫大海里落,令人哭笑不得。有的飞弹因经伊拉克改装过,
质量很差,结果在进入大气层之前就粉身碎骨了。
“飞毛腿”飞弹为什么在现代战争中声名大振?
前苏制“飞毛腿”b 地地战术飞弹自1973年以来,先后在第四次中东战争、
两伊战争和海湾战争中三次大出风头,声名显赫,身价百倍,每次战后,都有一
大批第三世界国家争相抢购,似乎“飞毛腿”b 成了这些国家的“杀手锏”和
“护身符”。“飞毛腿”b 飞弹真有那么大魅力吗?它的战术技术性能真象人们
所吹嘘的那么好吗?其实不然,“飞毛腿”b 性能欠佳,为何名声大振而又争相
抢购呢?这有以下两点原因:首先,是有胜于无的思想在作怪。象伊拉克、利比
亚这样的国家手里并不是没钱,也不是不想买好的,象美国“潘兴”2号那样的
飞弹射程又远(1800公里),精度又高(25米),它为什么不买呢?关键是武器
控购问题,好的人家不卖,要买只有“飞毛腿”,只好引进这种装备。其它国家
购买是因为看到它虽然性能不好,但打狗也要有个打狗棒啊,谁手里不想捏上一
两张王牌呢?没有两个杀手铜,到真出事的时候一点表示也没有怎么能行?原因
大约如此。
----------------------- 页面83-----------------------
其次,是虚虚实实,发挥了威慑效能。“飞毛腿”b 在中东战争和两伊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