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特点和制导距离的远近可分为两大类:攻击静止面目标的远程制导系统,攻击
运动点目标的近程制导系统。对于打击面目标的飞弹来说,由于目标静止不动,
因此制导系统可以不考虑目标的运动特性,而只考虑如何保证飞弹沿预定弹道飞
行的问题,自主式制导系统最适合这类飞弹。对于打击运动目标的战术飞弹来说,
由于雷达制导系统对目标运动特性有较高的响应速度,技术上也较成熟,而且是
唯一能够全天候作战的制导系统,所以应用较为广泛。红外成像、卫星定位技术
以及复合制导技术等也正在装备使用。
----------------------- 页面60-----------------------
▲三种自动寻的制导方式按制导系统在飞弹飞行全程中的作用,可分为初制
导、中制导和未制导三大类。初制导主要用于弹道初始段,当飞弹从发射起飞转
入巡航飞行时,保证其进入预定的空域;中制导的作用是使飞弹在飞行弹道中段
保持正确的航向和飞行姿态;未制导用于飞行弹道未段,以保证飞弹准确击中目
标。
按控制信号的来源和产生方式可分为四大类:自主式、遥控式、寻的式和复
合式。
自主式制导系统包括程序控制、惯性制导、天文导航、惯性、都卜勒导航、
惯性、天文导航和惯性、地形匹配等制导方式,主要应用干洲际弹道飞弹和攻击
面状目标的巡航飞弹等。
摇控制导系统主要包括指令制导、驾束制导、无线电导航、有线指令制导和
卫星定位制导等。其中,指令制导中包括目视指令制导、无线电指令制导和电视
指令制导;驾束制导中包括雷达波束制导和雷射制导;无线电导航系统中包括双
曲线导航和都卜勒导航。
寻的制导系统主要包括:主动式、半主动式和被动式三种。主动式寻的有雷
达和声纳两种;半主动式寻的有雷达和雷射两种;被动寻的有雷达、红外、声学
和光学四种。
▲雷射波束制导原理复合制导系统有串联式、并联式和串、并联式三种。串
联式有自主十寻的制导、自主半遥控制导、遥控十寻的制导、自主十遥控个寻的
制导。并联式有主动十被动寻的、主动十半主动寻的、半主动十被动寻的。遥控
卡寻的制导。串、并联式有自主十半主动或被动寻的、遥控个半主动或被动寻的、
自主十主动或半主动寻的、遥控十主动或半主动寻的等。
世界上第一枚用于实战的飞弹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1944年6 月13日,一架不明国籍的“飞机”拖着刺耳的尖叫声从2000米高度
呼啸而来,继而落入英国伦敦,发出一阵猛烈的爆炸声,顿时楼房倒塌,市民死
伤无数。这是什么飞机?为什么坠落后还能发出如此强烈的爆炸力和破坏力?英
国空军开始出动战斗机群进行侦察和拦截,终于发现:它是一种外形酷似飞机、
无人驾驶、能自控飞行和导向目标的新型秘密武器,这就是世界上第一枚飞弹—
—纳粹德国于1942年研制成功的v-l 型飞弹。
▲v-1 型飞弹外形v-1 飞弹是一种机型飞弹,总重2200公斤,弹长7.6 米,
最大直径0.82米,翼展5.3 米,使用脉动式空气发动机,战斗部装药700 公斤,
以550 ~600 公里/ 小时的速度航行时航程可达370 公里,飞行高度2000米。发
射时用弹射器弹射升空,然后按预定弹道自动操纵飞弹飞行。
▲v-2 飞弹v-2 飞弹是一种装有专门控制设备(钟錶与凸轮机构),能自动
控制火箭飞行速度和弹道的世界上第一个可控火箭武器。它是战后美国研制第一
代弹道飞弹的样弹,也是对战后飞弹发展影响最大的一型飞弹。v-2 飞弹重约
----------------------- 页面61-----------------------
13吨,长14米,最大直径1.65米,战斗部装药1000公斤,採用新型液体发动
机推进,能以5 倍音速(即5400公里/ 小时)的最大速度飞行,弹道高度80~100
公里,射程320 ~480 公里。1944年9 月8 日首次进行垂直发射试验,后来,德
国又在此基础上研制了射程达5000公里的两级推力弹道飞弹方案,但没获成功战
争就结束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v-1 和v-2 飞弹在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1944年
6 月13日至9 月4 日盟军占领发射场止,v-l 飞弹就发射了8070枚,有23000 多
所建筑物被摧毁,5500余人被炸死。由于精度较低,飞行速度慢,结果有46%被
英国地面防空炮火和战斗机击落,有25%因自身故障而坠毁,只有29%有效地轰
炸了伦敦。
v-2 飞弹由于性能大大提高,给盟国造成的损失更大。自1944年9 月至1945
年3 月,德国共发射4320枚,其中1120枚射向英国,有1056枚命中目标;其余2500
枚射向欧洲大陆;余下的700 枚用于射靶训练。
用以描述飞弹的英文字母表示什么意思?
我们在阅读报刊资料时,经常看到一些诸如ss-ss-n-2c、slcm、ssm-1 、asm-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