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ro-2003 自行迫击炮在现装备的各种迫击炮中具有很大优势,其方向
射界较大,并可在反斜面射击除按口径大小进行分类之外,还可按装填方式分为
前装式和后装式;按炮膛结构分为线膛式和滑膛式;按运载方式分为可携式、驮
载式、车载式、自行式和牵引式等。现代迫击炮的发展趋势是重点发展中、小口
径迫击炮,进一步增大射程并使之具有反装甲能力,重点发展车载型以提高机动
能力,同时配装先进的射击指挥器材,并研制制导迫击炮弹等精度高、威力大的
弹种。
什么是无坐力炮?
无坐力炮是一种在发射过程中利用后喷物质的动量与前射弹丸动量平衡使炮
身不后坐的火炮。早在1914年,美国海军少校戴维斯就发明了世界上第一门可供
实用的无坐力炮。为了抵消炮弹发射时所产生的巨大反作用力,戴维斯在同一根
炮管的另一头也装上一个配重弹丸,这样,在向前发射出去弹丸的同时,后面那
颗平衡弹则在其反作用的推力下从炮后射出,爆成碎片。
1936年,俄国人粱布兴斯基制造了一门76.2毫米的无坐力炮,他首次使用喷
管来发射喷射气体弹消除后坐力。第二次大战中,由于空心装药破甲弹的使用,
这种无坐力炮成为有效的反坦克武器。在现代条件下,由于这种炮后喷火焰大、
初速低,很多国家都已停止研制和生产,只有英国、日本等少数
----------------------- 页面13-----------------------
几个国家装备,主要用于反坦克作战。其中英国装备的是“翁巴特”120 毫
米炮,它是目前在役的最大口径的无坐力炮,其直射距离500 米,破甲厚度400
毫米。随着反坦克飞弹、新型榴弹炮和反坦克火箭筒的发展(火箭筒与无坐力炮
界线逐渐消失),纯无坐力炮有被取代的趋势。
无坐力炮按身管结构可分为线膛和滑膛两种,按运动方式可分为可携式、驮
载式、车载式、牵引式、自行式等,口径一般为57~120 毫米,反坦克直射距离
400 ~800 米。这种炮的最大优点就是体积较小、重量较轻(与其它同口径后坐
火炮相比,约轻90%)、机动性好、操作方便。它最大的缺点是后面闩孔和喷管
中喷出火药燃气,火光闪耀、尘烟翻滚,几公里外赫然可见,这样就很容易暴露
阵地和炮位。发射条件受空间的限制对射手也不安全。
什么是短途自行牵引火炮?
短途自行牵引火炮又称自运火炮,它是一种长途道路行军依靠汽车牵引、在
阵地能够依靠自身动力进行短途战术机动的新型火炮。在现代战争中,由于侦察
卫星、侦察机和远程探测设备的发展,战场的透明度越来越高。汽车把火炮牵引
到阵地就撤离,让火炮始终进行不变换发射位置的作战方式早已过时。即使不开
炮,敌方尚能探测和定位,倘若一开炮射击,则更容易暴露阵地和炮位,所以在
现代战争中危险性较大。为了能使火炮进行阵地机动,从50年代开始就出现了一
种装有辅助动力装置的牵引式火炮。这种火炮能以15~3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调换
炮位、转移阵地或进行战场机动。
▲比利时ghn-45火炮利用辅助推进装置自行
什么是自行火炮?
自行火炮是一种安装在各种车辆底盘上,不需外力牵引而能自行运动的火炮。
早在1914年,俄国就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门安装在卡车底盘上的76毫米自行高射
炮。二次大战,自行火炮得以迅速发展,仅前苏联就发展了5 种口径,9 个型号
的自行反坦克炮。在3 年左右的时间内,就生产了31000 辆自行反坦克炮,在战
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战后以来,由于强调机动力、火力、防护力的有机协调,
自行火炮的发展倍受重视,大有取代牵引火炮之趋势,目前,几乎所有牵引式火
炮都研制了自行式火炮的派生型。
自行火炮按重量可分为重、中、轻三型;按行驶方式可分为轮式和履带式两
种;按装甲防护程度可分为全装甲(封闭式)、半装甲(半封闭式)和敞开式;
按火炮种类可分为自行加农炮、自行榴弹炮、自行高射炮、自行反坦克炮、自行
无坐力炮、自行迫击炮等。
自行火炮有哪些特点?
自行火炮的主要特点是:机动性好。最大时速30~70公里,最大行程250 ~
700 公里,具有良好的越野能力,能协同坦克作战,亦能随机械化部队一同高速
机动,战斗中可执行防空、反坦克、远、中、近程对地面目标攻击等任务。有的
自行火炮还能用飞机紧急空运至战场前沿,从而更加有效地提
----------------------- 页面14-----------------------
高了其机动能力。如美国203 毫米自行榴弹炮可以在30分钟内分解为底盘和
炮身两大部分,以便实施空运。
▲法国的aufi-cti155 毫米自行火炮火力配系合理。由于自行火炮是车辆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