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半仙笑笑说:“谁也别换下,加上小人正是169人,这不错,您们湖广人将169读的是‘一路久’,若拿169让外地人来读,那就读成‘一留久’了。而我们这次是进京,在湖广停留的时间短,大部分时间是走在说‘一留久’的人之中。‘一留久’的意思就是,一留下小人,皇帝这次赴京继皇帝大位就会长长久久了。”
这术士说话太放肆了!众人听了袁半仙的话,都感觉特别别扭,留下你皇位就长长久久,不留你那就不是长长久久了?照你说,那还非留下你不可了?
朱厚熜这时的心情好,又看他几次算命都算得特别准,既然留你就长长久久,那就留下你吧!朱厚熜微笑地说:“好,就加上袁皓吧,那我身边‘皋’、‘锦’、‘皓’就齐了。”朱厚熜一想,觉得现在的话偏题了,他又想到了今日的中心问题,“哎,对了,你的上上策呢?快快说出来让我们听听吧。”
见新皇帝同意让自己跟着到京城去了,心里的兴奋劲儿就不用说了,袁半仙这时还真没有什么上上策,他想了想说:“乘车骑马从安陆出发,经襄阳府、南阳府地界,再经开封府所辖的均州、郑州、卫州新乡县、卫辉府,从广平府磁州出河南,经真定府赵州入京师,经正定府至通州,然后进京。小人游走江湖多年,知道此路线就是捷径,皇上只管骑马赶路就是了,小人今晚准备3个锦囊,排好顺序,若遇难题即按顺序打开锦囊,即可将难题迎刃而解了。”
说得太玄乎了,众人投来不信任的目光。
袁崇皋不放心,他问道:“就凭你3个锦囊,就能保证新帝一路顺畅平安?”
袁半仙胸有成竹地说:“途经诸衙门中欲见新帝的官员若迎驾大员能阻挡,其它突发事件,有小人那3个锦囊已经足矣!”
大学士梁储严肃地说:“沿途衙门诸官不用你操心,我等下一个旨令就是了,若仍还有官员违令要见,我等即可阻拦。若途中有节外生枝之事,你不能迅速解决,将拿你问罪!”
那条路线自己行走过多次,应该不会出什么问题了。早先还有刘六刘七农民造反,后来又有宁王叛乱,现在世界还算太平,就是有占山为王的土匪,收买路钱,他们看到如此大的阵势,也不敢公开与官府作对。那些小毛小贼就更不在话下了。于是,袁半仙拍着胸脯子说:“小人愿拿身家性命担保!”
众人看了看那袁半仙,心里都觉得好笑:“你那小命,能值多少钱啊?”
礼部尚书毛澄急的是时间,他连忙问袁半仙道:“你说说,照你的做法,我们何时才能到达京城啊?”
袁半仙歪着头,眯着小眼睛,伸出指头算了算说:“这个,大概最迟要20天左右吧。”
20天左右,时间不算太慢啊,梁储、谷大用、崔元、徐光祚、毛澄等人总算放下了心,就心安理得地回到安陆州衙门里去休息去了,明天早晨还要骑马赶路呢!
正文 32.依依难捨
更新时间:2010-6-27 9:18:45 本章字数:1995
32.依依难捨
那个袁半仙当着众官说了大话,吹了牛皮,独自一人在临时安歇的屋子里,就又觉得后怕起来。他知道,伴君如伴虎,这不是闹着玩的,弄得不好是会砍脑袋,丢身家性命的。于是,他就一个人认真地琢磨起来:从安陆出发,到了襄阳府估计会出现什么问题;到了南阳府,那些马匹还是不是能继续跑,体力够不够,会不会影响速度;到了开封府所辖的钧州,那些马匹是不是已经跑不动了;在郑州、卫州新乡县会不会出什么没意料到的事情;特别是到了卫辉府,那个汝王爷,新皇的亲叔叔,他会不会弄一点什么事情来,耽搁一下时间……。袁半仙逐个考虑,等内官黄锦拿来了3个缝制得精巧的锦袋交与他时,他一个计策就没有想出来。
黄锦说:“锦囊准备好了,只等你的妙计了。”
袁半仙的额头上已经满是汗珠,他看了看黄锦,拿着锦袋,强笑着说:“嘿,有了这锦囊,那就少不了妙计了。黄公公,你明日早晨出发前,来小人处取就是了。”他心里急得要死,嘴里却还在吹牛皮。等黄锦一离开,他就思深虑远地思考起来……。
四月初一凌晨,朱厚熜来到凤翔宫向母妃蒋氏告别。
看到儿子要离开自己了,做母亲的当然要牵肠挂肚啊!况且儿子年纪仅仅只有14岁,又一直生活在藩国安陆自己的身边,没有出过远门,外面的世界是个什么样,还从来没有见到过呢!他一个人到京后,在皇宫里,既无相识之人,更无心腹辅臣,即便是坐上皇帝宝座,是君临天下,皇权在握了,可他小小年纪,能坐得稳当吗?其前途与命运,更是让人担忧啊!自己自弘治五年正月册封为兴王王妃进入皇宫,到弘治八年九月到安陆就藩,也在皇宫里生活了3年多的时间,皇宫深深,变幻莫测,自己深有所体验。儿子小小年纪,就要经历大人就难于承受的事情,难免要忧虑不安……。因此,蒋娘娘止不住泪流满面。
“母亲,您别哭泣啊!”朱厚熜快跑几步,来到母妃跟前,握住母妃的手,看着母妃的脸。见母妃一流泪,他自己心里也一酸,忍不住眼泪就在眼眶里打起转转来了。离开母妃,真是依依难捨啊,可这时却还要强忍着伤感劝说母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