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五月间的事,蒋介石正率领学生军作第二次的东征。忽地接到了胡汉民的电召,要他的学生军赶快回去,同时命粤军也星夜赶回广州。”我们要格外小心,“何应钦说:”滇桂军实力庞大,比陈炯明厉害得多,小心我们的本钱!“
”是啊,“蒋介石也犹豫不决:”按理说呢,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我们可以不回去。可是万一滇桂军得势,那你我也完了。“
经过再三考虑,蒋介石的学生军终于回去了,胡汉民一见大喜,慰问蒋介石道:”你来得正好,杨希敏、刘震寰目空一切,这本来是谁都知道的,孙中山一死,他们更目中无人,益发跋扈,唉啊!“胡汉民声音发抖;”大家主张下令讨伐,先发制人,不然谈不上革命,革命无法进行。我呢,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人家力量也不小,化干戈为玉帛,那是再好没有的,于是由大本营严令他们接受约束,不得胡来,你说杨希闵接令后跟我怎么说?他竟敢说:请代帅先下令攻打三日,然后我再还手!“胡汉民说到这里,气得直抖。
蒋介石心里也在发抖,问道:”代帅的意见究竞如何呢?打?还是不打?“
胡汉民半晌没有开腔,反背着手烦躁地踱了几步,回过头来长嘆一声道:”我看,还是和和平平的好,杀人一万,自伤八千,这一仗打起来没把握。何况滇桂军同我……“
”那末代帅下令东征军回来,这……“蒋介石困惑地问道。
”这是廖仲恺他们的意思,“胡汉民眉头紧皱:”你既然回来了,壮壮胆也好。“
蒋介石迷惘地告辞回去,心想左右两派斗争得如此尖锐,可不要夹在中间,平白无故牺牲了实力。夜来无事,同何应钦在广州玩了个够,两人乘车回营,只见长堤边一撮撮人群集结着,似乎有人在演讲,蒋介石他们穿着的是便装,两人悄悄地下了车,往人丛中挤去。只见昏黯的路灯下,有几个年轻人在分头慷慨激昂地演说道:
”……我们是广九铁路工人,希望国家强盛,希望老百姓日子过得好。可是目前广州城里,有那一点可以保证,说滇桂军可以给我们老百姓带来好日子呢?他们勒索!他们贩毒,他们开赌!他幻无恶不作!滇桂军的军官没有一个不是腐败透顶的,他们营长以上都刮饱了民脂民膏,每个都有十几万,几十万的。各位同胞,这种军阀不打倒,还有什么天理国法……“
听众们起着骚动。
”同胞们,“另一个年轻人接下去道;”可是还有人不愿意讨伐滇桂军,还有人怕滇桂军,为什么呢?因为有些大官们,同杨希闵、刘震寰还有交情!“
人丛中有人喊打。
”一定要打的!“铁路工人答覆道:”革命并不是为几个军阀升官发财,革命是要使老百姓人人安居乐业,我们一定要动手!可是这两天因为政府态度软弱,黄埔学生回来以后还不动手,竟让这批军官带着金银财宝逃到香港,逃到澳门,逃到沙面租界去了!“那青年愤慨地叫道:”这样子还不打,等滇桂军全部逃走之后,也不必打了!“
人丛中迸出叫声与骂声,在长堤附近此呼彼应。何应钦拉着蒋介石便走,两人回到车上,蒋介石忍不住大笑道。”这下子可又有好戏了!如果动手,这一次又是十拿九稳!“
”不,“何应钦低声提醒他:”我们也得看着代帅的态度再说,他不下令,我们何必拼命?“正说着突然一声枪响,附近立即陷入混乱状态之中,原来是滇桂军动手捕杀广九铁路工人。蒋介石同何应钦从小路悄悄回到营里,说道:”管它呢,无论那一方吃亏,对我都有好处。“
讨伐杨刘的命令经过左派力争,终于领发到蒋手。他满以为这一仗打得很惨,不料只有一天半功夫,滇桂军就全部瓦解,黄埔学生和铁路工人的热血,染红了蒋介石纱帽上的顶子。
”这一次我可以出头了!“他满怀自信,一方面加强”孙文主义学会“的活动,一方面准备组织一个更为秘密的团体,同时向他的师友们发出信件,要求代为物色人材,不管是文是武,只要有点特长,反对共党,便把他拉过来。
”我担任什么呢?“蒋介石也不无顾忌:”讨伐杨刘是我的功劳,可是除了滇桂军,还有粤军许崇智,他的实力比我强得多哩!“
”是啊,“何应钦瞅了他一眼:”乱世造英雄,完全要看机会。除了许崇智,胡汉民的势力在广东根深蒂固,廖仲恺又深得人心,精明强干,嗯?“
一听到廖仲恺三个字,蒋介石大为扫兴。除了孙中山,这是个唯一使他畏俱的人了。他只好搭讪着问道:”这一次,大本营是废定的了,成立国民致府,大概也不会再有变化,你在外面东打听,西打听,究竟谁的呼声最高?“
”主席这把椅子不会轮到你,“何应钦半开玩笑半作真,眨一眨眼睛:”当然不会轮到我,不过胡汉民也没有希望。听说大家主张要根据讨伐杨刘是否坚决为标准,因为不讨伐,就根本没有成立国民政府的可能。“
”该是廖仲恺了?“蒋介石愤愤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