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吹灯

字:
关灯 护眼
鬼吹灯 > 由秦至清的中国帝王 > 第149页

第149页

    朱元璋见疏大怒,认为这是离间他们一家骨肉,要亲手射杀他。叶伯巨终于为此事死在狱中。不幸的是,叶伯巨所言果然成了事实。


    洪武十三年(1380)春天,朱棣从凤阳回到南京,受命就藩北平。这时的燕王已是21岁的英俊青年。他没有留恋风光旖旎的南国春色、而毅然甘冒“雪花大如席”的北国风寒。他出发了,率领着数千护卫,浩浩荡荡地奔赴北平,满怀着信心和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他知道,这是他一生道路上的一个新的起点。


    他的府邸就是元朝的旧宫,其规制如同天子。按照规定,藩王的府邸“亚天子一等”,其他诸王都是如此。为了这件事,朱元璋还曾特地告谕诸王,要他们不要与燕王攀比,因燕王府邸是元朝旧宫,不需要新建,他们新建的府邸则都要按规定办事。不难看出,朱元璋对燕王寄望殊深。


    北平是元朝都城,位置险要,燕王的二哥和三哥分别就藩西安和太原,就藩时间还早于燕王两年,都没让他们去北平,而是把北平留给了燕王,其中似乎有“深意存焉”。本来在朱元璋的众多儿子中,只有朱棣为人沉鸷老辣,很像朱元璋。他身材魁梧,天资聪颖,武艺高强,智勇有大略,能推诚任人,在镇守边关、打击残元势力方面立了大功。朱元璋将朱棣分封在北京,就是希望自己的儿子能代替功臣宿将掌握兵权,从而使明朝的政权更加稳固。


    不过,朱棣也是朱元璋最担心的人。据说,朱元璋曾和众多王公大臣一起登上南京城外的紫金山俯瞰皇宫,在一片赞誉声中,朱元璋龙颜大悦。这时年少的朱棣却口无遮拦,一语道破天机:“紫金山上架个大炮,就能炮轰紫禁城!”朱元璋大惊,心里顿时后悔不已,以至后来他又命令修建更为广大的外城,把包括紫金山在内的一些重要地方围起来以加强防御。从这件事上,朱元璋看出朱棣将来很有可能是皇太子的最大威胁。


    太子朱标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为人好学勤政,宽厚仁慈,非常适合做个宽仁皇帝。可惜,洪武二十五年四月,朱标不幸英年早逝,年仅38岁。朱元璋伤心之余,竟一时找不到合适的继承人选。这时有人推荐朱元璋最倚重的朱棣作为皇储。朱元璋同意了,但许多大臣表示反对,理由有二:一是如立朱棣为太子,对朱棣的兄弟则无法交待,一是不合正统习惯。朱元璋经过再三考虑,终于决定立朱标之子——皇孙朱允炆为继承人,为此,朱棣一直耿耿于怀。


    朱棣在就藩燕京以前,朱元璋还为他完了婚,妻子就是明王朝第一功臣中山王徐达的长女。朱元璋听说她“贞静,好读书”,被人称为“女诸生”,就把徐达找来说:“你我是布衣之交。古代君臣相契的常结为婚姻,你的长女就嫁给我的四子朱棣吧。”徐达自然是满口答应。徐氏于洪武九年(1376)被册封为燕王妃,第二年就成了亲。这时朱棣18岁,徐妃16岁。就是这位看来贤淑贞静的徐妃,后来成了朱棣夺天下、治天下的得力内助。这种婚姻实质上是一种政治行为,在这点上其他诸子也是比不上的。这对朱棣以后的发展都是很重要的因素。


    第六部分:不是亡国之君的亡国之君崇祯


    永乐大帝明成祖朱棣(3)


    忍辱装疯


    朱棣进入北京的时候,当时元朝的势力虽然已经被赶到了大草原上,但还具有相当强大的军事实力,并不断骚扰明朝的北部边境。因此北京并不安宁,它是作为一个军事重镇而存在的。


    另一方面,朱棣入住北京的时候,元朝灭亡不久,皇宫尽管已经烧毁了,但当年世界之都的繁华还在。在这个国际都市生活了20年,朱棣的胸襟与气魄更像一百多年前入主中原的蒙古大汗。蒙古大汗残酷勇敢,富有世界野心,他们的帝国不仅是汉语的故乡中原,还包括了世界上所有有人居住的地方。可以说是北京成就了朱棣。


    1390年对蒙古乃儿不花的初战告捷,使他树立了威名,成为通往皇权宝座的良好开端。这一年元旦刚过,朱棣就接到太祖朱元璋的命令,让他和晋王分别统帅兵马合击蒙元丞相咬 住和平章乃儿不花。而立之年的朱棣异常兴奋,因为这是他第一次经历如此规模的大仗。素 有野心的朱棣知道,这是他磨练的大好时机,也是展现自己的一次难得的机会,因此精心准 备,志在必得。


    朱棣首先派出几股哨兵四出侦查,摸清了乃儿不花的确切位置。时值三月,没想到天不作美,竟然下起了大雪,气温也随之下降。有些人请求燕王停止行军,暂避风雪。朱棣却有另一番见解,认为这正是出奇制胜的大好时机,因此大军冒雪而进。当大军出现在乃儿不花面前时,他十分惊讶,毫无准备。朱棣没有贸然进攻,而是派已降明的乃儿不花旧交观童前去劝降。乃儿不花知道无法抵抗,只好前往朱棣军中请降。朱棣摆酒设宴,对他非常热情,令乃儿不花很感动,遂主动要求前去劝降咬住。就这样,朱棣第一次大规模出征就兵不血刃地大获全胜。而另一路的晋王生性怯懦,不敢深入蒙古腹地,结果一无所获,倒是陪衬出燕王的智勇双全。朱元璋非常高兴,赏赐宝钞100万锭,对他更加信赖。这次胜利,令朱棣声名鹊起,也是他在政治舞台上的完美亮相。


    朱元璋死后,朱允炆继了皇位,改元建文。这位年轻的皇帝和他的父亲一样抱着以仁治国之心治理天下。建文初年,社会稳定,政治开明,百姓称颂,洪武时期的高压政策被结束,阴深恐怖的南京宫殿一下变得光明起来。不过建文帝朱允炆更适合作一个文人,由于他在残酷的政治斗争上优柔寡断,历史无情地剥夺了他做个太平天子的想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星期五谈个恋爱吧 绑定气运,我镇守人族能看见提示 村上无探戈 漫界暴君 斗破:我能将万物无限升级 漫威之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