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德八年,太宗去世。围绕着皇位继承宫中展开了激烈的争斗。最后,各方达成妥协,共立太宗幼年的儿子福临即位,是为清顺治皇帝,时年六岁。朝政由多尔衮和济尔哈朗共同辅佐,但实际上,拥有两白旗雄厚实力的多尔衮渐次取得了统治地位,进而独有天下,俨然为一代皇帝,以至能自由地出入宫禁。
宫中则由太宗孝庄文皇后主持。孝庄文皇后生于明万历四十一年二月初八日(公元1613年3月28日),死于清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公元1687年1月27日)终年75岁。孝庄文皇后姓博尔济吉特氏,来自蒙古科尔沁部,是贝勒寨桑的女儿。天命十年,嫁给努尔哈赤的第八子皇太极,时年十三岁。
孝庄文皇后先后生下了三个女儿:固伦雍穆长公主、固伦淑慧长公主、固伦淑哲长公主。崇德六年,皇太极改后金为清,封她为永福宫庄妃。两年后,生皇九子福临。福临在多尔衮等拥立下,即皇帝位,博尔济吉特氏尊为皇太后。康熙即位后博尔济吉特氏又被尊为太皇太后,去世后谥孝庄,因此,史称她为孝庄文皇后。
孝庄文皇后精明能干,工于心计,颇有智谋。太宗皇太极暴病身亡时她曾痛不欲生,想以身殉情,但念及子女尚幼,便决意抚育和保护子女。年方六岁的儿子福临即位,她更加看出了宫廷争夺皇权的险恶,便不惜一切,竭尽心力的保护自己的儿子和幼年的皇帝。福临即位是折中妥协的产物。福临即位,并不能阻止多尔衮独有天下的野心。
顺治元年,顺治皇帝来到北京,成为坐上龙椅的第一任满清皇帝。多尔衮自通州接顺治入宫以后,一直坐镇北京,控制着整个政局。多尔衮雄姿英发,心里很得意,这皇宫和天下,实际上不就是自己的?
顺治帝福临进入北京后的第一件大事便是进封多尔衮为叔父摄政王。多尔衮势焰熏天,权倾朝野,朝臣无不惶悚。随即众臣尊多尔衮为皇叔父摄政王。多尔衮大权在握,俨然以天子自居,哪里会把小小的皇帝放在眼里?多尔衮自由出入宫禁,结果和皇嫂博尔济吉特氏私通,最后明媒迎娶。
当时的博尔济吉特氏虽然生下了几个子女,但正值盛年,风华正茂,楚楚动人。博尔济吉特氏的姿色和才华早就遐迩闻名,最典型的便是感化了绝食寻死的明大将洪承畴,使他归顺满清,以至成为满清铁骑顺利入关的带路人。博尔济吉特氏小太宗二十岁,时年刚刚三十,正是渴求爱抚的年龄。但博尔济吉特氏决定下嫁皇叔多尔衮,并明诏天下,将一件本应藏于深宫的个人隐私公之于世,不是出于对爱的渴求和考虑,完全是出自保护她年幼的儿子——顺治皇帝。
多尔衮也是正届壮年。他体格魁梧,仪容英伟,长于骑射。多尔衮对这位肌肤雪白如玉、美艷夺人、时人称为大玉妃的皇嫂早就垂涎三尺。他经常出入宫禁,两人眉目传情,俨然一对夫妻。多尔衮想结束这种偷情,让盛年寡居的嫂子成为自己的正式妻室。这一点,首先要徵得大臣们的同意,起码是默许。多尔衮密召心腹大臣范文程,授以密计。范文程依计而行。廷议的结果当然是顺利通过,没有人敢提出异议。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于是下嫁皇叔多尔衮。
关于太后下嫁皇叔多尔衮,史学界一直众说纷纭。有的根本就否认此事。在笔者看来,太后下嫁是确有其事的,也合乎满族的传统。而且,多尔衮死后,清廷还破例追封多尔衮为诚敬义皇帝。至于下嫁时的规模如何,是否向天下颁发诏书,这还有待进一步考证。一些颇具历史价值的史书确切地记载了这件事。
太后嫁叔之谜(2)
孝庄文皇后下嫁多尔衮以后,皇朝的礼仪、奏章、请旨之类都要相应地发生变化。顺治三年以后,群臣上书进奏,均称摄政王多尔衮为皇父,摄政王和皇上字号并列,上谕也直书皇父摄政王,甚至在殿试士子的策颂文字中,也是皇父、皇上并称。可见此事在当时几乎是家喻户晓。
多尔衮和皇太后同宫不久,以微罪为口实,将政敌领两黄旗的太宗长子肃亲王豪格监禁致死,并夺豪格的爱妻,纳为自己的妃子。顺治七年十二月初九戍时,多尔衮突然暴死边外的喀喇城,终年38岁。多尔衮死后,顺治帝颁发诏书,命丧礼一如帝制,并追尊多尔衮为成宗义皇帝。顺治帝亲政,时年14岁。
顺治出家之谜
顺治帝和董妃的关系,历来传闻极多。有关的史料、论文、着述也有不少,本文约略记述,讲明其来龙去脉。
顺治帝对董妃很迷恋,他们相亲相爱。董妃不幸死去,顺治帝便丧失了一切生的希望。顺治帝和董妃的爱恋,在古今的历史上实属罕见,只有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恋情能与之相比美。由于清代的专制和高压统治,使得有关顺治和董妃的史料零零碎碎,没有一部可信的史书将其完整详细的记述下来。人们从顺治和董妃的记述中找不到像唐玄宗和杨贵妃那种生生死死、揪人心肺的生动史实,但人们却可以从想像中加以丰富和完善。于是,顺治和董妃的恋情便罩在一重又一重的迷雾之中。传闻最盛的便是董妃就是明末秦淮四大名妓之一的董小宛,所说的生动、逼真、有板有眼似乎令你没法不信,信得你进而怀疑是否真有董妃其人?是否顺治帝在历史上存在过?是否顺治和董妃真有恋情?一句话,传闻最后令人怀疑历史,怀疑是否真有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