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 border="0">
<tbody>
<tr height="0">
<td width="730">
<fieldset style="width:730;height:95;border:1px da射d #af9">baidu_clb_fillslot("384094");</fieldset></td>
</tr>
</tbody>
</table>
第112章 发展才是硬道理(一)
阿三通过重重检查来到研究院的时候,只见东院里面正传出震天的暴笑声。 好奇的他连忙穿过人墙走进去,这才看见研究员小李正从地上爬起来,一边小心奕奕的把车子扶起来,一边皱着眉头骂道“这玩意怎么用啊,这么细的两个轱辘怎么能立起来呢。” 旁边那些看笑话的听了小李的话,平时几个跟他合得来的连忙笑着问道“小李啊,是不是你把车轱辘给少弄了一个啊?不然怎么不能使唤啊。” 众人听了笑的更是大声了。 阿三看着这辆奇怪的拥有两个金属圆圈的东西,转了好几圈,可是连他也弄不明白这玩意该怎么用,更没有听老大说过。 就在阿三琢磨着弄清楚这个怪玩意的时候,站在小李身边的一个曾经在国外留过洋的,不到三十岁的男人说道“这叫脚踏车,现在我们国家可能只有在沿海一带地区才有人骑,他们那里应该叫洋车,不过我记得在国外好象是一个轱辘大一个轱辘小,不知道余大人设计的为什么跟别人不一样。” “他说的没错,这玩意呢就叫脚踏车,不过暂时还不算完成,只能说是半成品……” 余飞从外边走进来,话还没有说完大家都哗的一下全拥过去了,非要余飞给他们示范一下这个脚踏车不可。余飞正好也想试骑一下这个可以称的上是中国第一辆国产的自行车。 在大家注视中,只见余飞先是小推几步,然后漂亮的一个斜挎,整个人就闻闻的坐在了运动中的自行车上,试骑了几圈感觉还算可以,不过唯一有点美中不足的就是目前还没有合适的车胎,余飞正在想办法找人制造。 所以现在是整个钢圈在地上摩擦,其平衡性就可想而知了,更何况这个时候还没有水泥地,钢圈在地上摩擦起来,发出刺耳的嗄嗄声,要是地面有个小石头什么的,那就更夸张了,车子都之想飞起来。 余飞骑了两圈后,感觉和二十一世纪自己骑过的车子比起来,实在是太落后,这要是在土路上骑一会还不把腰给墩折了。 看来要赶快弄个内外轮胎厂才行,这样以后再研究出来的汽车摩托车也有轮胎用了。 想到这,余飞稍稍给那个研制自行车的小李交代一些改动的地方,就连忙又去了橡胶制品实验室,这个实验室就包括余飞需要研制的自行车内外胎,等余飞去的时候,一屋子的人正在围绕着一个橡胶圈在商量着什么。 余飞凑过头一看,咦,这不正是自己要他们研制的自行车内胎么?他们这是在干什么啊? 在余飞疑惑不解的时候,有机灵的人看到余飞进来了,连忙大喊,这下子屋里人全看见余飞了,一个个余大人余大人的喊个不停。 研制内胎的老王头,满脸发愁的看着余飞,噘着一张红肿的嘴说道“余大人,这东西我们是制造出来了,可是这都一天过去了,我们谁都没办法把给吹起来。您看我嘴都给吹肿了。”一边说着,老王头还用手指着自己发肿的双唇,一副既委屈又无奈的样子。 “你……你们用嘴吹的啊?”余飞好气又好笑的说完,这才想起来自己当初并没有把事情给他们交代清楚,说来还都怪自己,不过……这时余飞才由想起来,有了车胎,还没有造气筒呢,再不赶快弄的话,恐怕以后别人买了自行车都要回家自己吹去了。 一想到人们用嘴吹气的样子,再看看老王头红肿的厚嘴唇,余飞就忍不住想放声大笑。 好在气筒这玩意比较好造,余飞找了个手艺精道的铁匠,用了两天时间打造磨制出了一个最简陋的气筒,也许,这也是中国第一个国产气筒吧。 哈哈,想到这里余飞就觉得很有成就感。 又过了五天时间,中国第一辆国产自行车马上就要制造出来了,现在还剩最后一道工序——打气。 余飞踌躇满志的拿着气筒走到这第一辆国产自行车旁边,先是满怀深情的感慨了一番,不外就是说什么以后中国即将拥有自己的民族工业,中国人再也不需要使用昂贵的洋货了等等。这番话说出来自然是立刻博得热烈的掌声。 然后余飞这才拿着气筒在十几人的目光注视下走上前去开始打气,好在前几天已经实验过好多次了,比如暴胎,露气,或是气筒坏掉等问题都已经得到了解决,并且在私下也已经成功过好多次,不然的话余飞恐怕才不会上来丢这个人呢。 短短几秒钟的时间,原本干瘪的车胎迅速饱满了起来,最后纤细的车胎更是蹦的紧紧的,旁边那些看热闹的研究员,更是纷纷小声的议论,不明白为什么气能很容易的就进去,但是却不会跑气。 有的更是在说这么细的东西,人能坐上去吗,别暴了等等各种各样希奇古怪的想法都纷纷出笼,让余飞听的是暗暗乍舌,深深佩服这些人丰富的想像力。 不过很快,当余飞坐在这辆已经算是成品的自行车上,轻松恬意的在小院子里飞快转圈的时候,那些人都把嘴巴张成了‘o’型。 为了减轻土路的颠簸,余飞特别加装的弹簧也起到了很好的减震效果,最后余飞又在青石板铺成的官道上进行了实验,最高时速能骑到35公里/小时,这个速度虽然不能长久,但是已经算是很不错了。 这个时候的火车也不过每小时四十公里,现在这个人力车能达到这个速度可以说已经是很不错了。 随后中国第一家自行车制造厂就在太原风风火火的开始动工建设了。余飞出技术,找了太原城的一个富商出钱,余飞占四成的份子,不过来自上头的各种手续则要余飞负责搞顶,说白了,等于找个有实力的靠山,这样一来就可以减少来自官方的层层剥削。 开玩笑,山西巡抚的生意谁吃了豹子胆敢剥削。 很快,一个多月的时间就过去了,李鸿章也发来急电要求余飞去京师督战。 消停了快两个月的八国联军,终于在没有得到满意的赔款后,彻底的愤怒了,总计十万的兵力开始大举扑向京师。一时之间,当大家都以为安全的时候,京师再次变的摇摇欲坠起来。 不过,对于去京师抵挡洋鬼子,余飞根本就没有兴趣,在他看来这场仗根本就没有什么可打的,特别是当他手里有了更加先进的武器之后。那些手拿落后步枪的洋人已经不被他放在眼里了。 凭着他手下的军工厂制造出来的重型机关枪,他不知道那些拿着毛瑟枪的洋人还有什么可以抵挡的,即便他们的人数是自己手上精锐的四倍,那又怎么样。难道人多就可以不怕重机枪吗。虽然这个重机枪确实重了小小。 在送老五和六去京师的送行会上,余飞看着眼前这新研制出来的有效射程一千米,每分钟射速达到140发的新式机枪,虽然别人都对这个傢伙赞不绝口,但是余飞自己清楚,这个重达80公斤的大傢伙,对于见过二十一世纪的微沖的他来说实在显得太笨重了。 不过没办法,时间上太短了,虽然余飞心中有无数的大威力武器,可是却都因为缺少配套的生产设备而暂时无法制造出来。目前能拿的出手的也就这种重机枪了。 “朋友们,为国家奋斗的时刻到了……让我们共同驱逐这些无耻的蛮夷,还我清净河山。”一番感慨万千鼓励人心的动员词说完,喝了壮行酒之后,阿五阿六就带着这一万五千人的精锐部队上了去京师的路。等到了京师之后,同那里留守的人一汇合,就有两万多人,靠着先进不少的武器和军师王亮的指挥,余飞有信心他们能打个大胜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