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吹灯

字:
关灯 护眼
鬼吹灯 >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庶女明兰传 > 第84页

第84页

    屋内长久安静,点滴可闻,盛纮又嘆:“天家骨ròu,何至于此!”


    无人回答,过了好一会儿,长柏收敛qíng绪,静静道:“若圣上早些立储就好了。”


    一切的根源在于储位久空,老皇帝的犹豫使得两王长期对立,两边各自聚集了大批势力,文官互相攻讦,武将自成派系,两边势同水火,到了后来全都骑虎难下,双方已呈不死不休之势,老皇帝同意三王爷过继嗣子的那一刻,便点燃了导火索。


    那时便是四王爷肯罢休,他身边的那些人为了身家前程,也是不肯退了的。


    “好在袁姑爷和梧哥儿都安好,咱们家也算祖宗保佑了!”老太太长嘆一口气。


    袁文绍是窦老西的亲信,一起被软禁,一起被救出,然后一起反攻皇城,功过相抵,大约无事;长梧所在的中威卫一早被矫诏调离京畿,是以他并未捲入混战,还在反攻时立下些不大不小的功劳,估计能升点儿官。


    惨烈厮杀,朝堂激变,多少人头落地,几多家破人亡,众人俱都心力疲惫,讲的人累,听的人也累,老太太叫各自都回去歇息,众人鱼贯而走,盛纮先出门,他要回书房写两份摺子,长枫长栋跟着后头,接着是女孩们。


    最后轮到长柏要走时,他站起身,迟疑了片刻,忽回过身来,对老太太和身边的王氏道:“还有一事,……六王妃和嘉成县主过世了。”


    此时三个兰已走出门外,不过那时夜深人静,她们都听见了这一句,面面相觑之余,全都止住了脚步,轻手轻脚凑到门口听。


    屋内老太太和海氏齐齐一惊,王氏连忙问道:“怎么死的?”


    长柏语气很艰难:“富昌侯勾结四王爷,小荣妃做了内应,发难前她们宣召了一些王爵之家的女眷进宫为质,兵变后,荣显闯宫,当着众人的面拿走了六王妃和嘉成县主,直到昨日窦指挥使打进来,才于一宫室内发现六王妃母女俩的尸首,是……”


    长柏顿了顿,似乎很难措辞,但想想当时看见尸体的兵丁那么多,事qíng也保密不了了,便简短道:“是凌辱致死。”


    空气似乎忽然停滞了,瞬间的寒气击中了女孩们的心口,如兰和墨兰吓的脸色惨白,捂住嘴巴不敢相信,明兰看不见屋内qíng景,想必也是人人惊惶的。


    过了片刻,只听见老太太干涩的声音响起:“莫非……是为了荣家闺女?”


    “正是。”长柏轻轻的声音,“那荣显口口声声要为妹子报仇,早几个月前他们就查出那伙劫持荣家小姐的qiáng人,竟是六王妃的护卫和家丁假扮的,原不过是想坏了荣姑娘的名声,叫她不能在京城立足,谁知中间出了岔子,没想到县主年纪轻轻,竟这般狠毒,而那荣姑娘也是个烈性子的,便……”长柏说的含糊,但听的人都明白了。


    “他们可以向皇上告御状呀!”王氏急切的声音。


    “即便告了,又能如何?”长柏冷静道。


    ——是呀,告了又能如何,难道老皇帝会杀了自己的儿媳或孙女给荣飞燕偿命吗?小荣妃又没子嗣,老皇帝还没死,六王家就敢这般嚣张,若老皇帝一崩,荣家眼看着就是砧板上的ròu,还不如投靠困境中的四王爷,一举两便,而荣飞燕的死便是仇恨的火种。


    屋内无人说话,明兰一手拉着一个姐姐,轻轻转身走开了,走到半路,墨兰便捂着嘴,轻轻哭起来,到底是一起喝过茶说过话的女孩,几个月前还那样鲜艷明媚的两个青春的生命,如今都死于非命。


    如兰忍不住轻泣道:“这事儿,算完了吧?”


    明兰心道:怕是没完,还得一场清算,外加一个新储君。


    【作者有话要说】


    雍正的国库和明朝皇帝的私房钱是不能比的。


    就总体而论,明朝其实比清朝富裕,当崇祯为了凑足军费,向各大权贵富族要钱时,那些人家各个哭天喊娘,死活不肯出,后来李自成攻破京城,发现国库空空,但皇室的私库却很满当(老朱家公私帐目很分明)。


    随后闯王的下属,例如牛金星,刘宗敏之流,看见一座富庶京城,不好好想着怎么巩固政权,抵御满清,却紧着抢钱抢女人,敲诈抢劫富户,当李自成兵败山海关的时候,他的确带走了难以计数的金银财宝,金老先生的《雪山飞狐》里的宝藏是有理论依据的。


    笑~~~,好了,言归正传。


    究其本质而言,明清是不一样的,不同的政体,不同的制度,以及统治者不同的心态,导致明清从外表来看很相似,其实从上至下,从庙堂到乡野,都完全不一样了。


    具体的,学术的,大家还是去百度吧,有许多严谨的论述可以说明问题,偶这里稍微班门弄斧一下,说几点比较明显的,可能有疏漏之处,欢迎讨论,但请不要深究偶。


    从上到下吧。


    首先,清朝的统治者是少数民族(没有贬低的意思),有清一朝两百多年,从头至尾,满清贵族都十分防范汉族的反扑,多尔衮严令‘留发不留头’,顺治当qíng圣去了,没咋出场,鰲拜则卖力遵行‘圈地’法和‘逃奴’法;严苛盘剥汉人,从精神上和ròu体上消灭汉人的反抗意志,进行奴化统治。


    (那时窝藏逃奴也属于重罪,于是个别混蛋先叫自家奴隶逃,然后奴隶去敲开一家富户的门,求给口水喝或救救自己;许多人家看那奴隶遍体鳞伤孱弱不堪都动了恻隐之心,便请人进来,随后满人就杀上门来,说这户人家窝藏了自家奴隶,然后就可以把这户人家的家产充公,家人作自家奴隶!很缺德吧,这是真的。)


    到康熙初年,满汉矛盾日趋激烈,庞大的内陆地区遍布义军,外加三藩胡闹,康熙亲政后,首倡的‘满汉一家’,稍微缓解了这一矛盾,并且他本人对于汉族文化的推崇和深刻研习,从学术上和行政上对儒术和汉学的尊崇,使得一大部分汉族大儒终于软化了态度,这也为他平定三藩,坐稳江山,赢得了舆论基础。


    但是,请注意,这种满汉一家是很局限的,在六部中,满大人永远高于汉大人,同级的尚书,汉尚书看见满尚书是要行礼的,在满族上层通婚中,汉女更是低了不知几等,只有入了汉军旗的汉人,或者包衣奴才出身的汉人,才多少有些身份。


    在这种心态下,无论清朝皇帝多英明(袁老师语),他们的统治首先要求保证自家江山稳定,而不是国富民qiáng,他们实行的是‘弱民’政策,老百姓饿不死更干活就行了。


    军事上:


    明朝的神机营已经将火器的运用提升到了一个世界的高度,可是到了清朝反而后退,朝廷严令民间不得藏火器,也从不在军队里布置火器,无它,不过是火器正是游牧民族的天敌,且比qiáng弓大箭容易掌握;于是僧格林沁老哥只好吆喝着蒙古骑兵去对仗洋qiáng洋pào。


    朝政上:


    不论你是不是两榜进士,除非受到皇帝的直接青睐(张廷玉家族刘墉家族田文镜陈廷敬等),否则就得依附于某至满族权贵,九龙夺嫡为何如此惨烈,因为每个阿哥背后都有无数的文官和地方上的附庸,以至于后来雍正清除起来十分吃力(老曹家据说就是这么pào灰的。)


    鲁迅先生说:那是个求当奴才而不得的时代。


    究其根源,是清代的遗患,因为那个时候,你如果是‘奴才’,就是皇帝的自家人,如果你不是,只能自称‘臣’,反而比奴才疏了一层。


    文化上:


    有些清粉考据出来,明朝也有文字狱,是的,可是其规模数量比起清朝的文字狱来,那连毛毛雨也算不上,文字狱历朝皆有,但清朝最多,据记载,仅庄廷壠的《明史》一案,“所诛不下千余人”。从康熙到干隆,就有10多起较大的文字狱,被杀人数之多可想而知。


    动不动就是族诛,其惨烈血腥,创历代之最。


    明成祖修编《永乐大典》,是把各类各家各个流派,所有文献,不论庞杂,兼收并蓄,并不曾凭主观臆断来评断,而干隆修编《四库全书》,只按着自家心意删减文献,然后将《四库全书》以外的所有杂书全都定为‘可销毁’!


    真是吐血!


    袁老师说过(课堂上):清朝皇帝一个赛一个英明,明朝皇帝一个赛一个混蛋。


    这个偶很想同意,但怕被拍;可素,为啥米各个混蛋皇帝的明朝(1368-1644,如果把南明算上更长)也没比各个英明皇帝的清朝(1644-1911,后几十年列qiáng就来串门了)短几年呀?


    可能许多人认为这些说法太主观了,那么大家可以去看看利玛窦留下的文献,他来的时候是万历时期,已经是明朝不怎么样的时代了,四十年后李自成就攻破了北京。可是看利玛窦的描述,那时的明朝市井百姓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杭州扬州京城等大城市是如何的富庶繁荣,百姓的物质生活不说,他们的精神状态是健康的正常的,没有病态和奴性。


    再看看马嘎尔尼于干隆朝时来的描述,他甚至直接预言‘中华帝国只是一艘破旧不堪的旧船,只是幸运地有了几位谨慎的船长才使它在近150年期间没有沉没。它那巨大的躯壳使周围的邻国见了害怕。假如来了个无能之辈掌舵,那船上的纪律与安全就都完了’。


    大家自己对比吧,可以看出些端倪来了。


    明朝离我们年代久远,可是明朝基本所有文学都留了下来,《水浒》《三国演义》《西游记》《金瓶梅》《三言二拍》等等;而清朝离我们相对近些,一部《红楼梦》却残缺至此,《聊斋》倒还在。


    因为明朝兴起的市民阶层,有闲钱有闲兴买两本小说家里读着乐乐,文化产业(书局书摊)普及,可是清朝文字狱盛行,哪怕有钱人也不敢随意乱藏书,搞不好就被牵连了(藏匿禁书也同罪,不过藏书的人可能不知道那本书违禁,因为文字狱受害者大都死在章节字眼上);直到晚清时代,满清统治者钳制日松,《老残游记》《儒林外传》才出头。


    (清朝写小说也是高危行业,偶要是在那儿打死也不敢写小白文的,乃们也不要看呀,可能会被抓去蹲黑牢子的。)


    最后,如果目前官方史料记录的没错,应该是明朝比清朝有钱,因为明朝的海外贸易和手工业比较发达。


    第三卷 海棠不惜胭脂色,不待金屋荐华堂


    第63回 大乱后的平静


    早春四月,一冬的积雪早已化去,枝头的花骨朵都冒了脑袋,地上一个硕大的银鎏金字双寿双耳鼎炉却还幽幽燃着银丝细炭,烘的屋里暖洋洋的,chuáng头的莲花梨木小翘几上摆放了三四个盛汤药的碗盏,一色的浮纹美人绘粉彩石青宫窑瓷,chuáng边放着一滑搭着玄色豹纹毛皮的椅袱的太师椅,上头坐一个锦衣华服的中年男子,神qíng温和,颌下蓄短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星期五谈个恋爱吧 绑定气运,我镇守人族能看见提示 村上无探戈 漫界暴君 斗破:我能将万物无限升级 漫威之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