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吹灯

字:
关灯 护眼
鬼吹灯 > 西出虎狼山,江湖任我翻 > 第151章 山中出异宝

第151章 山中出异宝

    蒋文彦,年约四十五岁,任丹阳县县令已十年有余。


    半个多月前的一天中午,他宴请北昭寺住持海明大师、奔雷门门主杨玄、以及本地的几位名人。


    酒过三巡,宾主尽欢、众人微醺之际,却见一名老仆人匆匆走了进来。


    他满色慌张,大声禀告道:“大人,不好了。”


    “丹阳山,塌了一块儿。”


    “什么?!”


    众人闻言皆惊。


    蒋大人脸露担忧,说道:“丹阳山上,有好几个矿场,不知道塌陷的地方,有没有伤到县民?”


    那老仆人摇摇头,表示不知。


    这蒋大人是个清官,一向爱民如子。顿时,难得的欢乐情绪一扫而光,眉头紧皱,担忧起来。


    奔雷门门主杨玄,他与蒋大人是知交好友,见状站了出来,说道:“蒋大人,若是担心,不如我陪大人走一趟看看。”


    那海明大师年过七旬,满脸如刀刻般的皱纹,看着已极为苍老,但眼中却闪着深沉的光芒。


    他在丹阳县已超过四十年,极为得各任县令和当地百姓的尊重。


    见蒋大人目光看向他,便缓缓说道:“宴已尽兴,蒋大人不必担心待客不周。”


    “就让贫僧,也一起陪大人走一遭吧。”


    .................................


    丹阳县,以丹阳山为名。


    这个县多丘陵地势,耕田较少,道路不畅、商贾不兴,百姓贫困。


    丹阳山山高七八百米,占地极广。更是树木茂盛、山泉充沛、野生动物极多,许多百姓以此为生,勉强存活。故对丹阳山,多有感恩戴德,敬若神明。


    海明大师所辖的北昭寺,就建在丹阳山中,香火极盛。每年开春,便会由县令主持,带来乡民进行祭山大典。


    远远地瞧见,丹阳山一片苍翠的山林中,一块黑压压的坍塌极为扎眼。


    坍塌之处,早有闻讯赶来的衙役给守了起来,远远地已有不少百姓围观。


    见蒋大人等人到场,一个身材强壮的中年衙役,快步走了过来,抢先答道:“大人,卑职已下去看过。”


    “下方坍塌高三米不到,坍塌面积大约二十平米,并无人员伤亡。只是......”


    蒋大人听到无人伤亡,悬着的心,一下子放了下来。


    见那中年衙役说话停顿,忙问道:“谢六,只是什么,你如实说来便是。”


    那谢六苦笑着说道:“只是,在西北角,发现一扇石门,极重。”


    “卑职一个人推不开!”


    蒋大人闻言,瞧向杨玄,哈哈一笑,挥挥手说道:“还得请杨门主一展身手。”


    杨玄微微一笑。


    他年轻时,随一名门大派学艺,后返乡创立奔雷门,聚了三十四人,在本地也有些名声。别的不说,臂力之强,不下七百斤。


    杨玄携着蒋大人,跳了下去。海明大师、谢六等人拿着火把,也跟了下去。


    塌陷的地方,乱石横堆,光线较暗,却是一片凉爽。


    杨玄在周边火把照耀下,发力猛推那石门,好一会儿,便见石门缓缓被推开,一股沉闷的空气涌了出来。


    杨玄笑道:“这石门,得有二百斤重。”


    石门里面一片黑暗,什么也看不见。


    谢六不等蒋大人说话,便毫无畏惧地举着火把,当先走了进去。


    很快就听到他的声音,传来出来。


    “蒋大人,里面有一座两米高的佛像。”


    “不过卑职眼拙,不认识的是哪位菩萨。”


    一听这话,蒋大人等人走了进去。


    一进去,几把火把照亮了整个石屋。


    一看之下,不过六七平米的大小。虽然空气有些沉闷,但是整个里面却不潮湿。


    角落中,果然有一座两米高的神像,满身的尘土。


    从没有尘土覆盖的地方,能依稀看出似乎是淡黄色,但不知道是什么材质。


    神像端坐在莲座上,额头宽平,面容富态敦厚,慈眉善目,鼻梁高挺,薄唇微笑,表情庄重柔和,令人肃然起敬。


    但,与众不同的是,这神像竟然有六条手臂,左右各三条。


    左侧近身处的那一只左臂,手中持经书典籍。


    而其他五条右臂,手中拿着的都是剑。剑的样式、大小,俱是不同。


    蒋大人疑惑地看着这佛像,忍不住问道:“海明大师,这是哪位菩萨?”


    苍老的海明大师靠近了端详了许久,才缓缓说道:“若老衲没有看错,这应该是文殊菩萨。”


    “只是普通的文殊菩萨,一般是左手持经典,右手持一把宝剑,横举过头。”


    “这尊文殊菩萨,却是五条手臂,都持宝剑。”


    “这可能是哪位信佛之人,请人制作的吧?”


    这时,听到杨玄靠近一处墙壁,高声说道:“蒋大人,这墙上有字!”


    “什么字?”


    杨玄拿过一个火把,靠近墙壁照着,缓缓读道:“飞景剑、八服剑、霁月剑、映澜剑、静岳剑。”


    “五剑藏山中,留待有缘人!”


    蒋大人疑惑地问道:“什么意思?”


    此时,靠近文殊菩萨像旁细细搜索的谢六,高声喊道:“蒋大人,快来看。”


    “文殊菩萨手中的五把剑,似乎大小跟手臂粗细,有明细差异。”


    “那剑,不是雕刻所制!”


    “好像缠着一层布!”


    他伸手指着其中一条手臂,说道:“看这里,布条已有些腐烂破裂了......”


    几人忙上前查看,果然发现了异样。


    眉头一皱的蒋大人,双手抓住其中一把剑的剑柄,用力一抽,一阵尘土摇晃,那剑竟然被他抽了出来。


    蒋大人又惊又喜,感觉手中的剑颇为分量,手感触摸之处,布条之下,像是剑鞘。


    他猛地拔剑,“噌”的一声,瞬间光亮满屋。


    亮如明月!


    霁月剑!


    剑身长约九十公分。


    一片雪亮银白,遍布微不可察圆月暗纹,连绵不绝,覆盖整个剑体。


    离开吞口五公分处,更有弯月形的暗槽,一连三处,如同三月连环一般。


    再看这剑的吞口,似是由烂银打造而成,银亮却又收敛。


    上面锻有绚丽的纹理,一轮圆月在中间,两边则有两头奇兽张牙舞爪,跃跃作势,似要夺食圆月。


    往上,则是剑柄,它与吞口相似,由两排极小的圆月形状排列而成。


    最上头,则是剑首,缀有一个简单的圆环,应该是代表圆月。


    看其样式,摸其质感,蒋大人便觉手中剑极为不凡,一时之间爱不释手。


    再剥干净破布条,露出剑鞘来。


    剑鞘通体淡红色。


    与剑吞口相契合之处,称为鞘口。


    剑鞘最下端,称为剑标。


    鞘口和剑标,俱是与吞口相同的烂银打造,锻有半月的纹理。


    剑鞘中间,还有一处同样的银环箍着,称为剑环。


    蒋大人心念一动,一挥剑,朝一处突出的石头斩去,只听轻微的“刺啦”一声,声如破纸一般,那块石头黯然落地。


    再看切口,平滑如水。


    回看宝剑,刃口锐利,毫无卷折。


    “好剑!”


    众人都忍不住拍手赞道。


    蒋大人脸露笑容,说道:“这把,应该是那霁月剑!”


    蒋大人闻言,望向文殊菩萨手臂上另外四把依旧蒙尘的宝剑,眼中异彩闪动。


    “如此宝剑,还有四把!?”


    那谢六、杨玄见状,忙恭喜道:“恭喜大人,贺喜大人,喜得五把神剑。”


    “宝剑确是宝剑,但我却不是他们的主人。”


    蒋大人哈哈一笑,摆了摆手,不慌不忙地说出来一番话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星期五谈个恋爱吧 绑定气运,我镇守人族能看见提示 村上无探戈 漫界暴君 斗破:我能将万物无限升级 漫威之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