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吹灯

字:
关灯 护眼
鬼吹灯 > 皇帝互换开局:阿斗开局半壁江山 > 第186章 卧龙三策

第186章 卧龙三策

    诸葛孔明淡淡开口道。


    此言一出,无论是李世民还是刘备亦或是常山赵子龙,全都眼前一亮。


    第一计,全部灭杀,这个谁都能想到,倒没什么令人吃惊的。


    主要是第二计,分而治之吗,采用离间计离间五胡,让他们自相残杀,最终达成分而治之的目的,这让众人都心中一凛。


    毫无疑问,这是个很好的办法。


    而事实上,这种分而治之,离间外族的做法也是李世民对北方突厥使用的招数。


    当年他使用各种计谋,离间突厥,最终使得不可一世的东突厥被大唐彻底灭亡。


    北方跟西北剩下的小国,就被李世民如此对待。


    他通过拉一派打一派、恩温并施的做法,成功让周边的小国忙于争斗的同时,又对大唐同时抱有敬畏之心。


    这才使得他李世民,获得了天可汗的称号。


    但李世民毕竟是来自一千多年以后的大唐。


    这一千多年间,各种阴谋诡计,阳谋做局层出不穷,华夏谋士对大势的谋划比前朝高了不止一个级别。


    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中,他们才会熟练的对这些撮尔小国采取分而治之的态度。


    结果这一千多年前的诸葛孔明也想到了这一点。


    这是英雄所见略同?还是诸葛孔明当真有着神鬼莫测之智慧?


    李世民盯着诸葛孔明,目光闪烁,对于这位被称颂了上千年的卧龙先生有了新的认知。


    但如果诸葛孔明仅仅只能想到这里,他估计会有些失望。


    因为他也能做到这点,他想要见识的是这位被称为千古一相的存在在谋略上到底还有什么过人之处。


    而此时的诸葛孔明还在与刘备讲解这分而治之的细节,或许是听到了李世民的心声,诸葛孔明三两句话讲解完细节之后,忽然话锋一转:


    “分而治之,能够较好的让这些外族疲于内耗,无暇顾及中原华夏。”


    “但此计也不是万全之策。”


    “虽然长久的对立,会让这些外族形成彼此之间的世仇,彼此的仇视会越来越根深蒂固。”


    “但形成世仇的时间太长,动则便是十几年乃至数十年的时间。”


    “这些时间虽然对于大汉来说不算什么,亮与陛下、先帝都得到了寿元,等得起,但唐皇等不了,唐皇还有天道任务在身,这最后一个任务不可能等几十年。”


    “这时间……太漫长了。”


    诸葛孔明淡淡道。


    此话一出,李世民自然是点头同意。


    他还等着几个月的时间里就能回去大唐呢。


    要是干巴巴的等着这些外族被成功分化,自己这一百年寿元就算是白拿了。


    而且就算自己等得起,大唐也等不起。


    正所谓国不可一日无君,更何况自己都离开两个多月了。


    虽然刘禅也是一位君主,但基本上就是个吉祥物的作用。


    大唐如此庞大的帝国,可离不开他李世民。


    之前在自己的励精图治下,自己就算离开几个月,大唐也能照常运转。


    毕竟自己有长孙无忌这些顶级治国文臣,出不了什么差错。


    但要是让他离开几年,那估计大唐就要出问题了。


    因此,他李世民必须得尽快回去。


    诸葛孔明也明白李世民的处境,因此他才会这么说。


    但分而治之,除了见效慢之外还有一个巨大的隐患。


    那就是不确定性太强。


    “外族虽然都是蛮夷,但蛮夷也会出人杰。”


    “一旦蛮夷之中有人杰出世,认出我们的计划,必然会开始破局。”


    “届时,一旦蛮夷之人杰统合了各大部落,我们的计划几乎就要宣告失败了。”


    “因此,分而治之只适合暂时用之,不可长久使用,更不可依赖使用。”


    “否则,蛮夷各部总有一天会团结起来联合对付华夏,哪怕之间有仇视,依然无法阻止他们联合抗华。”


    “所以,这个计划,只能治标,却不能治本。”


    “我们要做的,是永远根除五胡祸患,而不是安逸几十年近百年而已。”


    诸葛孔明说罢,挥了挥自己的羽扇。


    此时的李世民看着诸葛孔明的眼神之中,欣赏与惊奇之色又浓了几分。


    他着实没想到,这诸葛孔明除了想到分化离间外族的计划之外,甚至连弊端都想到了。


    这种智慧,担得起千古一相的名号了。


    事实上,在李世民分化那些外族的时候,就已经与诸位大臣探讨过这个问题,当时他便想到了弊端,和诸葛孔明的见解一样。


    这不得不说,当真是英雄所见略同了。


    而在那之后,李世民也在漫长的思考过程中想到了一个几乎完美的替代方案。


    只不过还没来得及试行就被互换到了大汉历史位面。


    眼下他倒是想要看看,这诸葛孔明,会不会继续和他英雄所见略同。


    只见此时的诸葛孔明缓缓挥了挥自己的羽扇。


    他的目光从刘备身上扫过,落在李世民的身上。


    “前两种方案,都有可取之处,但终究有缺憾。”


    “亮这里还有一种方案,能使五胡问题彻底解决。”


    听到诸葛孔明果真有办法,不管是李世民还是刘备,亦或者在观看天幕的无数万朝帝王,此时全都瞪大了双眼,聚精会神起来。


    他们都想听听,这号称是千古一相的卧龙先生诸葛孔明到底有什么妙手。


    居然能够让五胡问题彻底得到解决?


    感受着两位帝王的目光,诸葛孔明沉吟片刻,淡然开口。


    “那些外族既然觊觎我们华夏,时常对我华夏虎视眈眈。”


    “既然如此,我们华夏不应该被动等待,而应该是主动进攻。”


    “从各个方面、从统治手段、从贸易往来、从诗词绘画等各个方面,主动对外族进行渗透与灌注!”


    “我们可以将我们的汉家文化,主动输出出去,让这些五胡蛮夷或是被迫,或是自愿的接受华夏文化。”


    “这便是亮的第三计,同化五胡!”


    “文化,乃是一柄看不见的刀兵。”


    “它能使人在潜移默化中,被他人浸染,成为他人的影子。”


    “诸位听过孟母三迁的典故。”


    “也听说过,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话语。”


    “一个人会被环境或多或少的影响,而环境又由无数的人构建出来。”


    “彼此之间相互影响,相互造就,不可分割。”


    “我们华夏汉家子民,世世代代都生活在汉家思想下,生活在儒家思想下。”


    “仁义礼智信之观念,深入人心,哪怕是最贫苦的百姓,都知道廉耻与道义。”


    “这便是长期以来华夏文化熏陶下的成果。”


    “同样,我们可以将这些文化,这些道德与廉耻输送到蛮夷胡人的国家里,让他们的环境中,充斥着铺天盖地的汉家文化。”


    “我们以汉家的文化去教化四夷,让他们世世代代,也逐渐熟悉汉家文化,对汉家文化产生认同,产生依赖。”


    “而我们华夏文化源远流长,历史厚度完全不是这些蛮夷能够相比。”


    “在我们成体系的文化渗透与厚重文化的重压下,他们这些蛮夷那点草原文化,根本无法与华夏文化抗衡。”


    “他们无法承载我们的文化,他们本土的文化,会被我们的文化取代,成为华夏文化的一部分。”


    “而长久以往,这些蛮夷就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


    “他们一出生,听到的就是儒家的仁义礼智信,学到的都是汉家语言,脑中想的,都是汉家的思想。”


    “如此一来,他们除了还有胡人的血脉之外,已经与原本的胡人没有了任何关系。”


    “我们再时不时的销毁他们一些历史典籍,为他们重塑一份历史,教化他们,让他们逐渐相信,自己自古就是华夏子民的一部分。”


    “这样一来,不出三代,他们便全都会是‘数典忘祖’的胡人,虽然有胡人血脉,却忘了自己的祖先是胡人,一心只想归顺华夏,从心里认为,自己是华夏的一份子。”


    “毕竟都是说的汉家语言,都是行的汉家礼,做的汉家事,怎么不算是一家人?”


    “到那时,五胡就事实上被消灭,而且是最彻底的消灭。”


    “五胡将会彻底消失在历史中,连文字与文化,都会彻底消失。”


    “加上我们大汉强盛的国力,这些没了根的胡人,就会攀附我们,主动成为我们的一员。”


    “相信我们强大的军力,也会让这些胡人心生自豪,认为自己是华夏的一份子而自豪。”


    “这样,便可以从根源上,彻底解决蛮夷问题,而且几乎不费一兵一卒!”


    诸葛孔明话音落下,李世民与刘备不约而同的相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震惊。


    李世民眼神里满是惊讶,忍不住深深的看着诸葛孔明几眼。


    真是不简单啊……


    李世民心中感慨道。


    这诸葛孔明最后一项计策,他李世民不是没有见过。


    事实上,在此后的一千年里,他见多了文化入侵、民族融合的例子。


    而他自己最后跟臣子们商议的解决办法,其中也含有着文化入侵、同化外族的计策。


    他李世民不是第一次见这种计策。


    但他震惊的是,这在他大唐时代都算得上是惊为天人的想法,居然在一千多年前的诸葛孔明口中说了出来。


    这如何不让李世民感到震惊。


    要知道,他们两人的时代可是差了一千多年啊。


    三国时代可还没有多少外族的入侵,而后世到了大唐时,外族入侵已经是一大威胁。


    因此后世才有了一系列针对外族的毒计。


    但诸葛孔明愣是能够在三国时代,就想到了文化入侵文化同化这一招,这不得不让李世民赞叹。


    这诸葛孔明当真无愧卧龙之称!


    这千古一相,还真不是浪得虚名!


    李世民在心中,已经对诸葛孔明无限欣赏。


    而此时的汉昭烈帝刘备,则更是震撼不已。


    他可不是李世民见多了这些计谋,事实上,他只想到了前两种计策,对于后面那同化的计策,汉昭烈帝着实没有想到。


    但也正因为如此,他刘备才震撼到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


    此时的刘备心中疯狂的比较着这三种方法的优劣,得到的结论是,这最后一种计策,的的确确就是对付五胡最有效的手段!


    如果可以顺利实行下去,五胡还真没有任何机会!


    毒!


    太毒了!


    不愧是诸葛孔明!


    不愧是我龙先生!


    刘备心中无限震撼,同时心里也满是感慨。


    多少年了,诸葛孔明他还是没变,还是那个多智近妖、谋略过人的存在。


    这还没有回到中原,就已经被中原之外的五胡,都下了死刑。


    而且还是行之有效的死刑!


    恐怖!


    太恐怖了!


    刘备忍不住赞叹,他当即握住了诸葛孔明的手。


    一想到这些后世祸害华夏的五胡,能够被他们彻底铲除,连根基都被刨掉,刘备就难掩激动之情。


    “军师这三计,可真是妙哉!”


    “尤其是最后一计,真是惊为天人!”


    “既然如此,我们就事不宜迟,立刻回大汉,也好早做准备,将这些五胡彻底同化。”


    李世民也深深的看着诸葛孔明,说道。


    “汉皇所言有理,诸葛丞相之计当真能永除后患。”


    “既然已有对策,那我们还需马上回去,也好早些给后世遭灾百姓,一个交代。”


    “朕的天道任务,也能顺道及时完成。”


    眼见李世民与刘备都同意他的计策,诸葛孔明也淡然一笑。


    “既然这般,那我们早些动身也无妨。”


    “只不过,虽然已经决定要根除五胡祸患,时间也的确不多,但此事也需要按部就班来,不可急躁大意。”


    “且亮这里还有一计,若是这计与同化之策齐出,定能事半功倍,让那五胡彻底没了人心。”


    “还有计?!”


    此时的李世民与刘备听到诸葛孔明计中有计,两人心里都是一凛。


    李世民见状顿时欣喜起来,神采奕奕的看着诸葛孔明,心里忍不住感慨。


    好家伙,诸葛丞相,你这是终于开始发力了。


    也好,让那些外族人见识见识你的本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星期五谈个恋爱吧 绑定气运,我镇守人族能看见提示 村上无探戈 漫界暴君 斗破:我能将万物无限升级 漫威之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