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吹灯

字:
关灯 护眼
鬼吹灯 > 我是正德帝 > 第17章 夏公瑾监军

第17章 夏公瑾监军

    皇帝对江彬、张永、夏言的任命消息犹如一阵旋风,迅速席卷了整个京城的官场。这个消息就像一颗巨石投入湖中,激起千层浪。一时间,内阁和六部的官员们纷纷议论起来,有人欢喜有人愁。


    那些曾经紧紧抱住江彬大腿的官员自然是满心欢喜,他们仿佛看到了自己飞黄腾达的未来。而另一些官员则忧心忡忡,他们敏锐地感觉到这次任命背后可能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玄机。


    在内阁中,杨廷和便是忧心之人中的代表。他一直期待着皇帝能够做出决断,与过去彻底划分,回归到帝国政治的轨道上来,彻底撤销那些与制度相违背、与礼仪相悖的诏令。尽管皇帝病好之后,常常表态会遵守自己所说的话,而且与内阁共同商议政事时,总会表现出对内阁票拟的尊重,但实际上,只要不合他心意的提议,经过一两次的试探,皇帝基本上都会被留中不发。


    杨廷和深知现在皇帝的心思难以捉摸了,完全和生病前的朱厚照判若两人,他又回想起那个夜晚,不禁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他明白,这次对江彬的任命或许只是一个开始,如果不能及时解决这些问题,后续可能会引发更多的麻烦。然而,要想改变这种局面,又谈何容易?


    如今官员流传着这样一条传言,皇帝自从大病痊愈后之所以不接见群臣,就是因为内阁隔绝中外,架空了皇帝。


    事情变得开始复杂了起来。


    蒋冕说道:“陛下虽口口声声说要改变,并且也处死了东厂太监张锐、原锦衣卫指挥使钱宁,但是魏彬、谷大用之流,江彬、许泰等一众人,还有陛下自封的总督军务的威武大将军总兵官、镇国公这些人和事还是原封不动。”


    毛纪也说道:“是啊,陛下莫非故态复发?”


    唯有梁储一言不发,杨廷和看着众人后,向梁储问去:“叔厚,你认为呢?”


    梁储说道:“诸位,用人之权陛下始终亲自掌握,何必如此呢?再说再坏还能比以前更坏?那时的江彬、许泰等人被赐姓,陛下虽未褫夺,但是日常中陛下喊的是原本的姓氏,再者陛下对江彬也是明升暗降啊。”


    杨廷和看了梁储一眼说道:“我只担心群臣言论汹汹,不知陛下会如何看待我等。”


    梁储接着说道:“如何看?恐怕以前怎么看,现在还怎么看。”


    杨廷和见此不是办法,但是梁储说的很对,就陛下目前的处事情况再坏也没以前坏。其实内心中,杨廷和在日常时对梁储的态度也一直是敬而远之。


    因为梁储比他的资历深。他是成化十四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寻兼司经局校书,侍先帝弘治皇帝于东宫。


    先帝登基后,开始并未骤然启用他,但是到弘治四年,升翰林院侍讲。《明宪宗实录》成,升洗马,累升翰林院学士、少詹事、吏部左侍郎,以吏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专管内阁诰敕,在朝中一时风头无二。


    但是在正德四年,以忤逆刘瑾,左迁吏部右侍郎,朝中百官对他赞誉有加,待到《明孝宗实录》成,他就当今圣上官复原职,并且加太子少保,后调南京吏部。刘瑾伏诛后,召还北京,以吏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入阁办事,累晋少师兼太子太师、华盖殿大学士。


    正德十年,杨廷和因回家守孝,继之为内阁首辅。一品九年考满后,加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


    所以杨廷和面对他时总感觉比他低一头一般。


    杨廷和思索片刻安慰众人道:“陛下,的确是在改变,不过不是朝着群臣希望的方向改变。”


    众人闻言皆冷静的思考了起来。“你们读一下陛下的圣旨里有那么一句话,积德,布仁,建功,施利,愿庶几自勉。”杨廷和说道。


    毛纪问道:“的确有,我们只看到了江彬的任命确实忽略了这句话。”


    杨廷和点点头:“维之,你应该知道这句话出自于何处。”


    毛纪想了下边说道:“这句和《贞观政要》里唐太宗说积德、累仁、丰功、厚利,四者常以为称首很像。”


    杨廷和接着说:“此句也是贞观十六年唐太宗和魏征谈论时说的。陛下说的是积德、布仁、建功、施利。你们说陛下是不是在这样做?”


    蒋冕说道:“一个是贞观十六年,一个是正德十六年。太巧了。”


    杨廷和见蒋冕并未回答他的话,于是说道:“陛下登基御极以来,首在建功,却并未丰功,如今做法倒是给我们了一个解释。”


    梁储说道:“杨阁老的意思是,陛下是通过调整江彬的职务来告诉我们,他要按照这四个方法进行改变?”


    杨廷和点点头,说道:“陛下毕竟登基一十六年,而且前些年总是在外,估计陛下心里已有谋算了。”


    众人闻言又不再作声,是啊,皇帝说了要仿照唐太宗的德行来治理国家了,你们这些大臣就陪我吧。


    “只是群臣未必会想到这一点啊。”梁储叹息道。


    杨廷和拿起笔说道:“所以陛下才会留着这些人。”


    毛纪说道:“这君臣之间非要如此这般么?”


    杨廷和看着眼前的大臣们,缓缓开口说道:“君臣有别,这一点大家应该都很清楚吧!你们可知道陛下还下了一道诏书?”


    他顿了顿,接着说道:“夏言,夏公谨被任命为兵科给事中兼监察御史,负责监军威武团营。”


    蒋冕皱起眉头,担忧地说道:“不知道这样的安排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


    杨廷和看了他一眼,嘴角微微上扬,轻声说道:“夏言上书言事,估计某些言论颇合圣意。”


    毛纪接口道:“希望他能像三国周公瑾那样,有勇有谋,为国之柱石。”


    众人听后纷纷沉默不语,各自开始处理手头的公务。他们心中都明白,这次的任命意义非凡,如果夏公谨能够表现出色,或许会得到陛下更多的信任与重用;但如果失败了,恐怕后果不堪设想。


    兵科给事中夏言接到诏书的那一刻心里面是五味杂陈的,当他知道皇帝有心做出改变时,他便洋洋洒洒写了一遍奏章,但是后来听说经过乾清宫议事,被留中了。不过,他从侧面了解到当时议事的一些细节,从这些细节中感觉到皇帝并不是排斥,所以这些天以来他希望能够被召见,几乎每天都在等待这个机会。


    然而时间一天天过去,转眼已经过去数日有余,但他始终未能得到皇帝的召见,心中不禁感到有些焦虑和失落。正当他苦苦等待之际,又突然传来一个消息——皇帝竟然命令他前往团营担任监军之职!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任命,他感到十分惊讶和困惑。惊讶的事,皇帝虽然对他自己的奏疏没有回应,但是他有提过,如今让他去监军,莫非皇帝采纳了他的建议?而困惑的是,让他去监军并非他一人,还有司礼监太监张永!自己的品阶和权力根本就不如张永啊!


    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他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婉言推辞这个职位。况且他深知自己并非军事方面的行家,所以,在权衡利弊之后,他决定向皇帝表明自己的态度,并请求另寻贤能之人担此重任。


    就在这个时候,兵部尚书王宪走了进来,他一眼就看到了夏言,脸上露出了笑容,开口说道:“恭喜公瑾了!”


    夏言抬头一看,原来是兵部尚书王宪,他连忙起身行了个礼,说道:“卑职见过部堂。”


    王宪还是一脸笑意地看着夏言,继续说道:“不知公瑾何时动身前往威武团营啊?”


    夏言苦着脸回答道:“不瞒部堂大人,卑职实在是不想去啊,我正想着怎么推辞掉这份差事呢,可就是不知道如何落笔。”


    王宪听了夏言的话,十分惊讶地问道:“为何?这可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啊!”


    夏言其实内心里也看不上这个王宪,因为他是中旨上来的!但是毕竟他是兵部的堂官,礼数不能废。于是说道:“我前些日子递上去一份奏章,被陛下留中,今日却让我去团营监军,我感觉去团营监军不能胜任,再说我的奏章中那么多大事都没有结果,陛下只是让我监军。”


    王宪心里面鄙夷道:“好嘛,让你去监军事小?那什么事大?你的奏章事大?再说如果真按你的奏章施行,那不是把陛下十六年以来的举措全部推翻?你脸真大。”


    但是面上仍笑盈盈的说道:“公瑾不必气馁,陛下让你去团营监军,一是你在兵部有给事中的差事,也熟悉兵务,二是陛下赏识你,如果陛下不欣赏你,又怎么会让你兼任监察御史的差遣?”


    夏言心中暗自思忖着,对于这件事情的关键之处,他又怎能不清楚呢?然而,一旦选择接受,岂不是意味着自己要迈向宫廷之路?这不就与王宪沦为一路人了吗?倘若日后有幸进入内阁,恐怕连一丝群众基础都将荡然无存!


    王宪见他依旧犹豫不决,自然明白其中的原委,于是站起身来,缓缓说道:“你还是仔细考虑一下吧,我部门里还有些事务亟待处理,先行一步了。”夏言闻言,急忙起身相送。


    待王宪踏出房门后,心头不禁涌起一阵冷笑:“真不知从何时起,陛下的旨意竟然变得如此不值钱了,给你个差事要么挑肥拣瘦,要么推三阻四的。晓得的人会认为这天下乃朱氏之天下,不晓得的怕是会误以为这天下已改姓杨了呢!”


    屋内的夏言陷入了沉思,开始仔细琢磨起这件事情的利弊来。监察御史虽然只是七品官,但其权责却非常重大。不仅如此,他现在仍然担任着兵科给事中的职务。显然,陛下之所以会选择让他去担任这个职位,正是因为对他的信任。从这一点来看,那份奏章的关键作用不容小觑。


    夏言心中怀有远大的抱负,每个文官的最终目标无外乎是生是宰相,死获“文正”。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夏言决定接受这个官职,至于其他的事情,就留待以后再作打算吧!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以往负责监军一职的都是太监。如今,皇帝却让他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前去监军,这意味着皇帝希望他能够利用监察御史的权力,直接向自己上书奏报。很明显,皇帝似乎不再信任太监了!想到这里,夏言的心情变得有些复杂。


    正在这时,一名官员在院内问道:“兵科给事中、监察御史夏言在吗?”


    夏言闻言便立即起身走出屋子,大声回应道:“夏言在此。”当他看到眼前站着一名官员和一名小太监时,心感颇为意外。


    只见那名官员神情平静地看着夏言,并向他微微颔首示意。而旁边的小太监则轻声说道:“兵科给事中夏言,这里有一份圣旨,你速速接旨。”


    夏言听闻此言,急忙双膝跪地,低头准备接受旨意。小太监接着宣读道:“奉上谕,命兵科给事中、监察御史夏言立刻进宫觐见。”夏言恭敬地行礼,表示谨遵圣意。


    待他起身之后,小太监将他拉到一边,压低声音悄悄地说:“夏御史,此次前来传旨之前,司礼监的张公公特意交代过,陛下想要询问您关于奏章的事情,同时也想听听您对于前往团营监军一事的看法。”


    夏言听后心中暗自思忖,看来自己之前所写的奏章确实引起了陛下的关注,不然司礼监的张公公怎会如此亲近地传达消息给他,想必陛下对他确实颇为赏识,况且门外传旨之人对自己一个七品官也如此亲近!


    想到此处,他自信满满地回答道:“下官明白了,请转告夏某谢张公公的美意。请稍等片刻,容我回屋整理准备。”


    小太监微笑着表示理解,纷纷说道:“无妨无妨,夏御史尽管去准备便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星期五谈个恋爱吧 绑定气运,我镇守人族能看见提示 村上无探戈 漫界暴君 斗破:我能将万物无限升级 漫威之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