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吹灯

字:
关灯 护眼
鬼吹灯 > 继承土地庙,从教黄皮子讨封开始 > 第1351章 全世界都说中国话

第1351章 全世界都说中国话

    这一夜,注定无眠!


    老子完善了自己的道,他写下“小道者,大器晚成;大道者,大器免成!”


    自己以前的道,即便推行开来,人族也要经过千辛万苦的修行、提升、积攒,才能成材成器。


    而岳川说的大道,是人族的道,所有人族都能享受其中的便利,一出生就站在道上,成材、成器。


    孔黑子也完善了自己的道。


    但是他没有立刻动笔整理礼制,而是将今天的论道记录下来,更新成《论语》的新章节。


    《东皇太一与楚天子约法三章说》


    以往,中原诸国对楚国都是蔑视加鄙夷,楚国人是蛮夷,楚王就是蛮王。


    但是这次,孔黑子用了“楚天子”这个词。


    一直以来,楚国处处对标天子,但官方层面从没有人用“楚天子”这个词,孔黑子算是开天辟地头一遭。


    但是孔黑子相信,后世之人会适应这个词。


    还有一点小小的私心,那就是博眼球,让更多人阅读这篇文章,也算是“标题党”春秋版。


    岳川推广到南郭小院的礼制,经过孔黑子一番润色,转发给了全天下。


    在具体礼制的制定上,孔黑子肯定是有欠缺的,但是把这些内容包装得花团锦簇,符合中原诸国的阅读习惯,孔黑子又是专业的。


    之后,这老哥又一口气写了剩余几篇。


    《黄先生与闲神说》。


    《岳先生与宗族说》。


    《父系社会与母系社会说》。


    《公生子与私生子说》。


    《巫族与人族说》。


    《大道与小道说》……


    爆更,绝对的爆更。


    结果就是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孔黑子与诸弟子疯狂抄录,姜国众多手抄工作室也开始疯狂抄写。


    姜国街头又出现了“书喂书喂”的叫卖声。


    以往叫卖,最多三两天就没了。


    因为书的数量有限,买得起书的人也有限。


    但是这次不同。


    因为姜国长期以来推行文字教育,再加上钢笔的普及,大量人口进入到抄书行业。


    这东西门槛低,哪怕文盲都能干。


    姜国刺绣发达,很多绣娘都是大字不识的农村妇女,但这并不影响她们绣出精美的图案和文字。


    识文断字自然更好,抄写的书也更加好卖,卖的价钱也更高。


    这个行业已经出现了初步的规范。


    字体工整是最基本的要求,否则都入不了行。


    无涂抹错别字是职业道德,出现这个就是瑕疵品,书本价格大幅贬值。


    当然,也有人贪便宜,专门捡这种。


    行业成规模之后,很多有才气的抄书匠身价也水涨船高。


    最低级的抄书匠一万字一个姜钱,中级的抄书匠一千字一个姜钱,高级抄书匠差不多就是以篇或者本来单独议价了。


    即便如此,书籍的价格比起以往竹简时代还是大幅降价。


    以往能接触到书籍的,最低也是中产家庭,平民百姓别说读书,连见到文字的机会都没有。


    现在老百姓也能消费得起书籍了。


    当然,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读书人的群体增加了,而且是暴增。


    《龙文字典》中字形、字体、字音、字义都是千锤百炼了两千多年的结果,放在现在何止是降维打击。


    别说鲜虞联盟这种没有文字,全国文盲的国家,就连齐国这种老牌霸主国也是第一时间全盘引进。


    这其中固然有岳川以及文庙的原因,但《龙文字典》的先进和优越才是根本原因。


    一个东西好不好,用的人最知道。


    齐国人又不傻,好东西不用白不用。


    再说了,姜国是自己血亲兄弟之国,自家兄弟创造的好东西,必须得捧场啊。


    吴国是接受晋国援助之后才开始步入文明,前后加起来也就一百年。


    军事上已经接近国际一流水准,但文化上惨不忍睹。


    自己瞎摸索搞一套文字太难了,引入姜国文字省心省力,何乐不为?


    当然,这其中也有周边国家对“中原文化”的仰慕。


    引进中原文化,听起来都提神提气,倍有面子。


    如果是引入楚国文化,那肯定是呸上几口,不情不愿。


    更关键的,现在楚国也全盘引进姜国文字了。


    不但是文字,楚天子还从姜国聘请了上百个学者,委以治国重任。


    与以往敌视中原、对抗中原的楚国不同,新王一登基就焚书坑儒,引进中原人才和先进文化,全方位融入中原。


    也正是有了楚国庞大的市场,姜国抄书工作室胳膊都快累断了,还是满足不了庞大的需求。


    “卧槽,孔先生这次是怎么回事?一夜更了十章?”


    “十章就算了,每一章还写得那么详细,就不会少写点?”


    “啐!以往孔先生偷懒不更新的时候你们发牢骚,现在爆更你们又发牢骚。”


    “一个个的都听仔细了!孔先生的书稿一个字都不能改,别想着偷懒省事就少抄几个字,少写几句话!”


    众人瞬间严肃起来。


    玩归玩闹归闹,谁也不敢拿职业道德开玩笑。


    从孔先生手中拿书稿的时候可是发过誓的,一个字都不能改,一个字都不能漏。


    孔先生全文多少个字,多少个标点符号,审稿的时候也得一模一样。


    这不是对孔先生的盲目崇拜,而是最基本的尊敬。


    抄书就是抄书,要摆正自己的心态。


    违背誓言,就要被逐出这一行,以后再也不能靠抄书挣钱吃饭。


    “快点写!楚国那边又有大单子了!也不知道这楚国怎么回事,一下子出来如此多的订单。”


    楚国礼制中,明确了宗族制的确立。


    各地贵族也纷纷向宗族转变。


    如果是一家一户,可能没那么多资源和钱财购买书籍。


    哪怕他们想栽培族中弟子也有心无力。


    但宗族就不一样了。


    一个宗族少则几十户,多则上百户。


    一家随便出点钱粮,都足够买书了。


    从姜国到长江,从长江到云梦泽,再从云梦泽到楚国各地。


    书本价格降低、运输成本降低,再加上购买力提升,这就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买书、购书。


    而且一本书可以传看全族。


    要知道在2000年前后,一个两间门店的租书店,可以供应半个县城的精神食粮。


    看到孔黑子的书这么火爆,长卿和王建琢磨着,是不是也写点东西出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星期五谈个恋爱吧 绑定气运,我镇守人族能看见提示 村上无探戈 漫界暴君 斗破:我能将万物无限升级 漫威之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