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吹灯

字:
关灯 护眼
鬼吹灯 > 继承土地庙,从教黄皮子讨封开始 > 第1218章 岳川的新领悟

第1218章 岳川的新领悟

    没有想象中的皮肤崩裂、血管爆破、骨刺增生等恐怖画面。


    相反,每个人的状态都非常好、非常健康。


    蛊药的本质就是食铁蛊的尸骸,是虫子的尸体,高蛋白、高营养食物。


    除了常规的营养,还有许多人体正常渠道下无法获得的神秘物质。


    是药三分毒,但是蛊药没有任何毒副作用。


    因为它本质上是食物,纯净且纯粹的食物。


    “难以置信,真是难以置信啊!”


    岳川喃喃自语。


    看着一百个青壮的变化,岳川仔细的分析起来。


    蛊虫入口即化,变成精纯的血气能量补益身体。


    这些能量被身体百分百吸收、百分百转化,没有一丝一毫的浪费。


    这简直不可思议。


    要知道,人体是一个效率极其低下的机器。


    对食物的营养吸收很低很低,大部分人明明吃喝不愁,却还营养不良、脾胃虚、胃动力不足、消化系统紊乱等。


    吃进去的营养物质又很难转化为身体的血肉骨骼精气,最典型的就是脆皮大学生。


    但是,这一百个青壮吃下蛊药后,完全吸收、完全转化。


    连一丝一毫的残渣都没有。


    无毒!无副作用!


    那些精气能量好像原本就是人体的一部分。


    他们哎呦、嗷呜的怪叫,主要是经不住肚子里精气翻腾,四肢中血气乱窜。


    那不是疼,更多的是痒。


    从内到外浑身挠痒痒。


    蛊虫的身体成分,与人体完美的融合在一起,不分彼此。


    好像它们原本就同出一源。


    岳川仔细思索起来。


    人单纯的血肉之躯是没有微生物的,人体内的各种微生物有一部分是通过遗传从母亲体内获得,一部分是后天通过其他方式获得。


    比如熊猫,其消化竹子的纤维素酶并不是自己体内生成的,而是出生后,通过亲亲的方式从母亲口水中获得。


    岳川寻思着:人应该也有类似的机制。


    比如被人诟病且无法接受的“嚼饭”、“喂饭”。


    现代人的观念,这是一种极其落后的思想观念,一种极其肮脏的行为举动。


    这不是在爱孩子,而是在害孩子。


    刚出生的孩子,就染上了幽门螺旋杆菌之类的东西。


    但是抛开这个不谈,喂饭是不是还有某些积极的意义?


    比如从母亲的口水中获得一些特殊的微生物?


    古代生产力低下,婴儿除了母乳,就没什么能吃的东西了。


    穷人家奶水不足,只能熬个米糊糊。


    孩子营养不良是肯定的,夭折率也居高不下。


    现代社会,大部分人都有甲肝、乙肝之类的传染病。


    以前考公、考学、找工作,有这种类型的病,直接被拒。


    后来社会发展,人口流动大,再加上餐饮业的卫生条件惨不忍睹,得这些病的人实在太多了,根本控制不住,索性就取消这条限制。


    全民甲肝、乙肝,就等于谁也没有。


    然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出来了,并且成了体验的热门项,一个碳14呼吸检测就是两三百,甚至三五百。


    岳川仔仔细细查看了眼前的青壮们。


    甚至动用神念,检查口腔中的微生物。


    很干净!


    没有什么口腔疾病,嘴里也没有什么传染病。


    即便有微生物,也都是对人体有利的,完全是人体的一部分。


    所以,岳川得出结论。


    老人用嘴嚼饭、用自己的餐具给孩子喂饭确实是过时的老观念。


    但过时的原因不是时代进步了。


    恰恰相反,是时代退步了。


    脏的不是人,而是这个世界。


    在古代那种生产力低下的社会,孩子吃不到母乳,又能吃什么呢?


    他们没有牙,馍饭面条也嚼不动,如果家长不嚼一嚼,直接就往嘴里填,是想把孩子噎死吗?


    在清楚明白的死掉和稀里糊涂的活着之间,古人选择了后者。


    岳川再次检查一百个青壮的身体变化,脑海中念头飞转、思如泉涌。


    熊猫的幼崽和人的幼崽,都是通过口腔从母体中获得某种赖以生存的微生物。


    这些最初的微生物又是从哪来的?


    如果说口腔里的微生物是通过食物获得的,那么肠胃肝胆中的微生物呢?


    岳川琢磨起“脏”、“腑”这两个字。


    按照古文的习惯,“月”是表示人体,人体组织中很多字词都是月字旁。


    那么,重点就在另一半了。


    脏,是庄。


    腑,是府。


    一个是村庄,一个是府邸。


    仿佛有一道闪电划过岳川脑海,他隐隐约约明白了什么。


    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五脏六腑统指人体内的各种器官,“脏”是指实心有机构的脏器,“腑”是指空心的容器。


    “难道,人的五脏六腑是一个容器,是蛊虫居住、繁衍、生息的场所?”


    “莫非这些器官设计生成的初衷就是为了容纳蛊虫?”


    “所以,‘蛊’字中的‘皿’究竟是什么?”


    《汉语词典中》:皿,名词,指碗、碟、杯、盘一类用器的统称,盛物用具的统称。字象盛食物之器具。


    《说文解字》注:皿,饭食之用器也。


    岳川猛地回过神来。


    因为他从古文中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


    蛊,是皿中之虫。


    皿,饭食之用器。


    巫族又是将蛊虫当做饭食。


    所以,“蛊”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人和脏腑中的虫子?


    像食铁蛊所化的白色巫药,就是食物,入口即化。


    或者像熊猫的纤维素酶等帮助人们更好存活、成长的微生物。


    又或者某些已经与人体共生、共存的微生物,比如免疫系统中的那些。


    要知道,人的肠道容纳了100万亿个微生物细胞(统称为肠道微生物群),数量是人类细胞数量的10倍,人体70%至80%的免疫细胞都在肠道里。


    原因嘛,就是因为人乱吃东西,食物里含有太多太多不利于身体健康的病菌。


    对人体中的蛊虫而言,肠道就是一个厮杀连天的“古战场”、“修罗场”。


    每天通常是三场战斗,偶尔不定期加战。


    岳川喃喃自语


    “我明白了!原来如此!这才是真正的巫蛊!”


    “难怪人是地球上进化程度最高的生物,身体素质却一代不如一代。”


    “原来是少了最关键,也最核心的东西!”


    (这个猜想,是不是有那么百分之一的道理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星期五谈个恋爱吧 绑定气运,我镇守人族能看见提示 村上无探戈 漫界暴君 斗破:我能将万物无限升级 漫威之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