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吹灯

字:
关灯 护眼
鬼吹灯 > 继承土地庙,从教黄皮子讨封开始 > 第822章 你懂得

第822章 你懂得

    “在下伍员!承蒙我家大王厚爱,忝为国相,今日受邀来此,主持本次会盟。”


    伍子胥抚了抚胸口的衣衫,又杵了杵手中旌节。


    这身行头随随便便就能搞来。


    伍子胥穿上这身衣服,瞬间改头换面。


    人靠衣装马靠鞍。


    伍子胥这种身份、地位、修为,已经不需要衣装去衬托。


    再加上之前与岳川秉烛夜谈,领悟了王霸之道,整个人脱胎换骨,蜕变重生。


    此时往那里一站,无形气场弥漫开来,慑得周围所有人都喘不过气儿来。


    翁胖子虽然修为不高,但背靠姜国,在外行走时一样可以直着腰、昂着头。


    聂樗再怎么落魄,可是靠着聂国国君的身份,一样被夷狄之君们奉为座上宾。


    华夏国君,就是这么有底气!


    伍子胥虽然不是国君,却也是国相,地位同样尊贵。


    再加上他自身的修为,已经超脱一切,无需任何衬托!


    中行吴艰涩的吞了口口水,随即拱手说道:“见过吴国相!”


    晋国使团中的众成员也都躬身行礼,“见过吴国相!”


    齐国使团也同时起身。


    “见过吴国相!”


    姜国使团也在翁胖子的带领下拱手或者躬身。


    “见过吴国相!”


    聂国国君带领……


    哦,聂国国君自己一个人来的,干巴巴地打了个招呼,没有任何bgm。


    接下来是肥国国君等夷狄之君。


    他们或许不知道吴国,或许不知道吴国相。


    但是眼前的一切已经告诉他们,吴国是大国,吴国相是大人物。


    胆大的人还能强作镇定,保持站立。


    胆小的夷狄百姓,出于对华夏的畏惧或者其他因素,惶恐的跪倒在地。


    但是,没有人笑话他们。


    因为所有人都是这种心理。


    夷狄之民紧邻晋国,对晋国的强大一清二楚。


    连晋国都要对吴国毕恭毕敬,更何况他们。


    中行吴此时心中也有些后悔。


    他知道,自己反应过度了。


    吴国使者又如何,还不至于让自己这般恭敬。


    主要是之前大庭广众说吴国的坏话,本以为吴国不会知道。


    却没想到,吴国的国相就在当场。


    伍子胥自爆身份的一瞬间,中行吴就认出了他。


    当初说吴国是蕞尔小国时,有一个人站起身来问“此话当真”。


    没想到,那人是伍子胥。


    在人家背后说坏话和当着人家的面说话坏是两种心态。


    说人家坏话被抓住和没被抓住又是两种心态。


    此时的中行吴,就像是偷奸被抓,甚至比这个更加严重。


    如果不是卿大夫的骨气,中行吴估计跟夷狄之君一样,都跪下磕头了。


    这其中的缘由,只有中行吴自己知道。


    其他人并不知道。


    但所有人都在不知不觉的以中行吴为标准。


    主使拱手,我就该下拜。


    晋国下拜,我就该下跪。


    这就是连锁反应。


    中行吴把伍子胥捧高了,晋国把吴国捧高了。


    夷狄之君不知道其中的歪歪绕绕,他们都当真了。


    有伍子胥主持会盟,一个个都倍有面子。


    伍子胥心中忍不住哈哈大笑。


    扬名了!


    立万了!


    套用一句楚国蛮王的话,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飞则已,一飞冲天。


    吴国在北方大地寂寂无名,但是今天,一炮打响。


    伍子胥忍不住想道:回国之后,大王会怎么奖励我呢?


    “咳咳……好了,接下来的一切,就交给在下吧!”


    中行吴心中懊悔。


    主持会盟,他也懂,他也会。


    只是他不想帮肥国。


    如果给夷狄之君主持会盟,就是丢人现眼。


    可要是重来一遍,中行吴肯定会不惜身份接下这个事情。


    自己丢人现眼,总比伍子胥出风头好吧?


    丢人,丢的是自己的人,不是晋国的人。


    而伍子胥出风头,助长的是吴国的名声、威望。


    可恨!


    可恨啊!


    而现在,中行吴只能恭敬拱手,“一切听凭吴国相做主!”


    其他人都在看着晋国。


    中行吴都这么说了,他们自然也都恭顺如流。


    “一切听凭吴国相做主!”


    伍子胥拱手,向四方行礼,一一谢过。


    诸侯会盟,并不是简简单单请客吃饭。


    一般来说,要筑一个充作祭坛的土丘。


    可以是现成的土丘,也可以是人为垒砌,又或者在现成的土丘上垒砌。


    总之,土丘的作用就是祷告上天,请上天见证此次会盟。


    除此之外,还要将会盟的大致内容刻在骨板、玉板上,埋入土中、沉入河里。


    通过这种方式告诉皇天后土,山神水神等。


    也就是所谓的天地为证、日月为鉴。


    在后人看来,这是封建迷信,是资源浪费。


    但在当时的人们眼中,这是十分神圣而严肃的事情。


    相比华夏百姓,夷狄百姓对这些更加崇尚和敬畏。


    都不需要征集民夫,肥国人以及其他国家的人全都主动报名。


    不是为了管饭,而是要出一份力,让天地鬼神看到自己,知道自己。


    虽然这种机会很渺茫,可他们还是前赴后继,争先恐后。


    在挖地垒土的过程中,夷狄百姓也都小心翼翼。


    平常,夷狄百姓都穿着肮脏杂乱的皮袍子,满身异味。


    可是在干活的时候,他们一个个都脱掉衣服。


    不仅如此,还都清洗沐浴,洗掉身上的污秽。


    唯恐冲撞了神明。


    这种大型工地上,肯定少不得吐唾沫甚至撒尿等行为。


    但是在这里,人们连擦汗都小心翼翼。


    如果有汗水落到地上,肯定要把那一片的土壤全都清理干净。


    不留任何痕迹。


    不留任何杂物!


    伍子胥是征调民夫的专业户。


    修筑姑苏城的时候,前前后后征调了五六十万人次的民夫。


    可是有一说一。


    吴国的百姓无论精神面貌还是干活的劲头,都比不上眼前这些夷狄百姓。


    对此,伍子胥长叹一声。


    他想不明白!


    “河神大人,为什么人们给国君干活的时候,心中充满了抵触,但是给神明干活的时候,心中全是甘愿呢?国君好歹是真实存在的,而神明……哦抱歉河神大人,我没有别的意思,我只是想说……嗯……就是那个……你懂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星期五谈个恋爱吧 绑定气运,我镇守人族能看见提示 村上无探戈 漫界暴君 斗破:我能将万物无限升级 漫威之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