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吹灯

字:
关灯 护眼
鬼吹灯 > 继承土地庙,从教黄皮子讨封开始 > 第636章 鲜虞不是咸鱼

第636章 鲜虞不是咸鱼

    认祖归宗,《合同文字》中的解释是寻认祖先,并归还本宗,也有归还故土的含义。


    赵无恤刚刚在外开疆,肯定不是归还故土,那只能是前面的意思了。


    岳川猜测道:“是不是赵氏想要抬升你的身份?”


    想想也是。


    赵无恤现在身份卑贱,连庶出子都算不上。


    也就赵氏曾经濒临灭族,对子嗣格外看重,否则赵无恤根本不可能平安长大。


    现在赵无恤功成名就,什么出身、什么血统,都是扯淡。


    这是赵氏的种,谁也改变不了的事实。


    然而,赵无恤摇了摇头。


    “不是赵氏,而是中山国!”


    赵无恤解释道:“我的生母是狄人,之前我身份卑微,生母的身份也无从考证。但是现在,有人告知我,我的生母是中山国宗室之女,所以,中山国想让我认祖归宗。”


    说实话,岳川很意外。


    让赵无恤认祖归宗的不是赵氏,而是中山国。


    不过,这也说得通。


    之前赵无恤身份卑微,不就是因为身上有一半狄人的血统嘛。


    老赵家对此并没有什么隐瞒和遮掩。


    放在中原这边,只要沾上夷狄蛮胡之类的字眼,就是低半头、矮一截。


    混血儿并不是什么光彩的事。


    然而,这种事情分人。


    诸侯争霸,都是以“尊王攘夷”为旗号,但是喊了这么多年,都是打几个小卡拉米,而且大都是被动防守。


    你说没有“攘夷”吧,他真有斩获。


    你要说这功绩有多大吧,还真算不上。


    而赵无恤,横空出世,仿佛流星划破夜空,狠狠撞在匈奴人腹地。


    犁庭扫穴、斩尽杀绝。


    所过之处,人头滚滚。


    这也引发北方诸国效仿,纷纷组建骑兵队伍追击匈奴,一劳永逸解决北方边患。


    虽然,赵无恤是得了《马政》之利。


    虽然,赵无恤只是起了个表率作用。


    虽然有很多虽然,但没有人能否认赵无恤的功绩。


    往小了说是少年英雄,往大了讲是威震华夏。


    这种人物,不但中原诸国心热,中山国、代国、楼烦、孤竹这些“夷狄”国家也眼馋。


    如果这是自己家的,该多好啊!


    华夏文化圈对周边异族有着致命的吸引力。


    比如中山国,前身是北方狄鲜虞(xiān yu)部落联盟,主要由鲜虞、肥、鼓、仇等几个部落组成,向四周扩张,并且陆续建国。


    中山国由中山武公建立,属于白狄,该国经历了戎狄、鲜虞和中山三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被中原诸国视为华夏的心腹大患。


    但中山国跟那些断发纹身、披发左衽的蛮夷不太一样,他们多多少少还效仿中原,学习周礼,想着融入中原,而不是跟着匈奴玩。


    奈何,中原诸国不带他玩,还时不时揍一下鲜虞部落联盟,刷刷战功。


    更是各种地域黑,比如“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等。


    但是黑归黑,鲜虞诸国的战斗力真不是盖的,跟中原一哥晋国都能打得有来有往。


    直到三家分晋后,被三晋轮番伺候,最终亡于赵氏。


    现在,晋国主要精力都在南方,与楚国争霸,跟鲜虞部落联盟诸国还没有全面开战,肥国、仇国还都活得好好地。


    鲜虞诸国依旧是心向中原,眼巴巴的等着被认可。


    而赵无恤,就是他们苦苦寻觅的契机。


    听了赵无恤的分析,岳川心中暗暗惊叹。


    不愧是从夷狄之子做到赵氏宗主的英雄豪杰。


    小小年纪就展现出了高绝的心智、洞察。


    最重要的是这份老成稳重。


    如果是其他少年人,单一个北逐匈奴的功绩就足够他们鼻孔朝天。


    再听说好几个国家要让自己认祖归宗,给自己宗室身份,甚至还要给自己画一片地,让自己建国。


    好家伙,谁能受得住这份诱惑?


    岳川看了一眼屋外正在劳作的野人、牧民、中原人、中山国人……


    又想了想刚才赵无恤的“诉苦”。


    “你是怎么打算的呢?”


    赵无恤摇头,“我的打算,就是听城隍大人的。因为我立过誓言,凡我建立城池,皆供奉城隍大人。我更不敢忘城隍大人的保佑:让我成一国之君,拥八千里路云和月;为一姓之祖,享三千万子孙祭与祀!”


    呃……


    岳川猛然记起自己忽悠赵无恤时说的话。


    世界上最尴尬的事情是什么?


    一个人喝醉了,嗨天嗨地的胡吹八侃。


    这不尴尬。


    尴尬的是有人拿手机拍下来了,以后还时不时地给大家放一下。


    不过,看到赵无恤炽热的目光,岳川知道,这小子当真了。


    一国之君!


    一姓之祖!


    八千里风月,三千万子孙。


    这种大饼,比中山国那个“认祖归宗”香多了。


    就算赵氏把宗主之位让出来,赵无恤怕是也不会多瞧一眼。


    这就是人的格局!


    受岳川熏陶的人,格局一向都很大,不拘俗世小名小利。


    但是这时候,岳川又想起了另一件事。


    鲜虞联盟诸国被灭,他们的子孙后人各奔东西。


    有的隐姓埋名,融入华夏,有的则回到苦寒之地,继续繁衍生息。


    几百年后,这片土地上又冒出了“鲜卑”、“乌桓”等异族,五胡乱华时期,鲜卑人建立的“魏”一统华夏北方大地,结束乱世。


    但是在这种历史抉择的关键时刻,鲜卑的孝文皇帝选择了汉化。


    推行均田制和户调制,变革官制和律令,迁都洛阳,分明姓族,改易汉俗等,令鲜卑彻底融入华夏,融入中原。


    岳川觉得,既然迟早都要融合,为什么不能和和睦睦、和和气气?


    如果能妥善解决鲜虞联盟,中山国,以及周边大片区域,都会提前几百年融入中原。


    如果能融合了中山、代、肥等鲜虞联盟建立的国家,这片土地上的人也会成为中原的藩篱。


    五胡乱华?割据燕云?


    都是不存在的!


    这片土地上的人不答应!


    最最重要的,鲜虞联盟诸国紧邻北疆,而且他们的生活习性非常适应草原生活。


    如果能把他们拉拢到麾下,不但鲜虞诸国能快速融入中原,北方草原、北方冰原,也都能快速而高效的开发、占领。


    于是,岳川抬起头,看向赵无恤。


    “认祖归宗,很好,很不错!不过,我希望是让鲜虞联盟以你为宗!以你为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星期五谈个恋爱吧 绑定气运,我镇守人族能看见提示 村上无探戈 漫界暴君 斗破:我能将万物无限升级 漫威之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