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吹灯

字:
关灯 护眼
鬼吹灯 > 四合院:开局秦淮如送上门 > 第573章 推荐信件

第573章 推荐信件

    即便在楚地曾出现了一些阻力,但也未影响大局,十万五千里外调派的兵员提前完成任务,再加上从关中招募的五万战士,总共二十万士兵如今已经出发前往岭南方向,抵达后将开始训练新的部队。但这事与秦长青的关联已不算太大,他在军队中的事务上并不能直接插手。某日,他像往常一样去到了尚书台办公室,达匆匆走过来行礼道:


    “公子,收到了来自魏国的一封信。”


    秦长青微微扬起眉毛,不置可否地说:“魏国么?”最近确实有不少这样的推荐信件,但他并未立即接受任何人。他明白许多士人逐渐认识到当前的政治风向标正在变化,并愿意此时加入,不过,秦长青对他们的了解有限,并不会轻易录用,毕竟这关系到未来的治理和发展。


    达解释:


    “确实来自魏国。公子以前曾经叮嘱过,只要有用纸笔写来的信必须送到您手中。”


    听闻这句话,秦长青猛然睁大双眼,露出一丝惊喜之情。“是真的么?那封信真是用纸写的吗?”


    “确切无疑。”


    说完秦长青连忙起身催促:“赶紧拿来。”


    达微低着头呈上那信件。长青细细审视后放声大笑,“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啊。先前有了蒯彻以及李左车投奔而来,眼下还有陈平愿意出仕相助。有了这么多杰出之人才助阵,大秦的安定指日可待!”于是将这封信焚掉,以示决心。


    这封正是魏国户牖地方的陈平发出,信的内容简单直白,就是表达了愿意效忠秦长青的愿望,虽然汉初三位大功臣中未见陈平的身影,但其贡献同样显着并且成为了丞相之一,如果不是后来陈平与周勃共同平定了吕后的叛乱,那么西汉的命运或将改写。因此,陈平主动归附的意义极其深远。


    秦长青背着手在房间里缓缓移动,思考应该如何安排陈平的职务问题——重金求聘,这是不同于通过他人举荐的方式。对于一个如此有声誉和影响力的人物自愿来辅佐秦朝的信号,无疑会极大地提高人们对秦国的看法,那些曾经对秦国持有轻视态度的士人或许会重新评价现在的形势,发现秦国依然坚固如铁。这一消息传出,相信会激励更多的贤士选择支持大秦国,反之则减弱那些意图反对秦国的力量。然而,安排职位成了难题,毕竟尚书台的主要职务已经确定下来了;如何既不失体面又要顾及其他同事的感受,则是一个挑战,但无论如何不能因这点失误而失却士人们对秦国的信心和期望,否则会弄巧成拙。对于这个问题他也是一头雾水。


    他并没有预料过会那么早就受到名流前来归顺。


    ### 246


    原计划中,当他与始皇约定的半年期限一到,尚书司的政绩将会震动四方。届时,尚书司必将名声大噪,吸引大量人才的关注。接下来,他就可以有条不紊地扩展他的官署。


    一方面巩固民心;另一方面提升自己的声望;第三则是吸纳各地的人才,确保官署内部能够保持稳定。


    陈平突然的来信打破了秦长青的既定计划。他眉头紧锁道:


    “朝歌那边是断然不能派陈平去。”


    “现在最好的办法,便是先把陈平安排到咸阳来。”


    “这段时间主动上书推荐自己的文书太多,可以让陈平负责这些事,并从中挑选有用之才。”


    思虑片刻。


    秦长青点头认同了自己的方案。


    他抬头看向站在一旁的达。


    说道:“我要写封信,你直接把信交给陈平,并亲自护送他来咸阳。告诉他,我对他会另有任用。”


    听到这句话。


    达心中微微一颤。


    他很少见秦长青如此激动。


    连忙应道:“下吏遵命。”


    秦长青点了点头。


    从竹筐中拿出一张空白的竹简,轻轻蘸了点墨汁后,开始奋笔疾书。


    不多时。


    信件就完成了。为了快速让墨汁干燥,他在炉火上稍微烤了一番。随后,封好信,用绳子扎牢,并未用封泥封固。


    达恭敬地接过来。


    躬身说道:


    “下吏必定亲手将此信送到陈平手上。”


    “请公子放心!”


    秦长青提醒道:“一路注意安全。”


    达回道:“下吏告退。”


    他脚步缓缓地退出大厅。


    秦长青重新坐在座席上,陷入了沉思。


    他甚至设想了萧何与韩信前来投奔的情景。


    然而,


    他也明白目前形势:萧何与扶苏交情深厚,自己虽然有一定优势,但尚未真正占据主动,短期内萧何不可能转向自己。


    至于韩信,


    可能还在四处漂泊。


    若能得到萧何和韩信这样的辅佐,一人主内,一人主外,内外结合。哪怕六国残余势力多么猖獗,也难以撼动大秦江山一分一毫。


    ……


    另一边,在豪华府邸的书房里,


    殷通正在背着手来回踱步,神情阴晴不定。


    不久,


    他转身看向自己的弟弟殷越。


    问道:


    “你如何看待项梁的提议?”


    殷越声音低沉地说:


    “兄长,我觉得有些危险。”


    “据项梁来信提到,楚地的景氏、昭氏和屈氏不断打压项氏,意图瓜分其领土。项氏不得不先下手,以除去威胁。但他们忘了之前兄长明确表示不再介入他们的纷争。此时介入岂不是言行不一致?”


    “更何况兄长你也应当看得出来,”


    “大秦国势依旧稳健,新政策已经渐次平稳,只要朝廷不再倒行逆施,那么六国贵族难以掀起多大的浪潮。随着日子流逝,六国贵族处境将会更加困难,万一将来事情暴露,兄长恐会遭受连带影响。”


    “所以,我不认为兄长应插手此事。”


    殷通点头同意。


    说道:


    “事实上,我与你的观点相同。”


    “但我们之前已和项氏建立了联系,为稳定会稽,我们不能完全置之不理。自从景氏、昭氏和屈氏从咸阳逃回后,不断试图收复失去的地盘,与其他贵族发生冲突,导致矛盾不断升级。三大氏族的态度傲慢,地方 ** 也对他们不感兴趣。”


    “目前看起来这只是针对项氏一家的问题,实则可能是整个楚地豪族共同面临的问题。”


    “楚民苦三大氏族之害已久。”


    殷越不解地问道:


    “兄长,你是何意?”


    殷通冷笑一声。


    说道:


    “既然大家都对他们反感,我何不做个顺水人情?毕竟这三大氏族是从咸阳逃出去的,本身就遭到朝廷通缉。如果我呈奏,肯定不会遇到反对意见。再加上这两年间,这些氏族已经占据了很多田产,这对我们的家族也大有助益。”


    “你的担忧我知道。”


    “但是我们也别逼迫项氏走上极端道路。若是项氏走上绝境,后果很难预料。”


    “项氏贪婪得很,想分得三大家一半的领地。但他们败家已久,有何资格开如此狮子大口。”


    “但我估计我们家能够接受的是分一半的限度。过多地占取会激怒地方官府及其背后的势力。那时候必然会引发内部斗争。来日不多人识的人也不多,被那些官僚缠上,只会徒增困扰。”


    “所以我殷氏只能拿走一


    “我对楚系三氏并没有恶意,无奈他们自身得罪太多人,我不过是借势而行,顺便取些应得的好处罢了。”


    “我在咸阳已有段时间了,也该在朝堂上有所作为。”


    长青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好大的口气!”


    嬴政闻言,勃然大怒。整个大殿顿时寂静无声。嬴政冷冷地看向殷通,问道:“既然你听到楚地传闻,那你就告诉朕,楚国这所谓的三户到底是哪三家?当年数十万楚军都不是秦国的对手,何以如今如此嚣张。”


    殷通从座位上站起。


    沉声答道:“陛下,楚地流传的这句话,臣最近调查过,据说这谶语出自 ** 之际的楚南公,三户分别是屈、昭、景三大家族。而在这 ** 之时,这三家已被陛下迁徙到了咸阳。”


    “然而一年多前,陛下身体不适,给六国余孽留下机会。他们借机逃离咸阳。据臣探听到的情况,这三家现在都留在寿春,那是楚国旧都。这三大家族聚集此处,怕是仍有复辟之心。”


    “其次,”


    “这三大家族本是朝廷逃犯,现在却在寿春公然现身,却没有一个官吏去捉拿。臣担心这些官吏已与这三家族暗中勾结。”


    “臣以为,这事不可大意。”


    “这帮六国余孽一心想要恢复昔日旧国。如果放任不管,久而久之,必将引发混乱。因此臣恳请陛下立即派人抓捕这三个家族,并捉拿所有通敌的地方官吏,确保楚地安宁。”


    “此乃臣忠告!”


    殷通一脸正气。


    嬴政凝视了一番殷通,继而望向众大臣,问了一句:“你们对于殷通所说的六国余孽和官僚暗通曲款之事有什么看法?”


    百官互相看了几眼,无人敢先行发表意见。秦长青扫视了一下殷通,眼里闪过一丝疑虑。


    他觉得这事有些诡异。


    屈、昭、景三大家族乃是楚地的老牌家族,历史悠久达数百多年,在楚地的影响不可忽视。自从楚国 ** 后,三大家族一直遭到严格监管,即便有勾结当地官员的行为,也不可能如此嚣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星期五谈个恋爱吧 绑定气运,我镇守人族能看见提示 村上无探戈 漫界暴君 斗破:我能将万物无限升级 漫威之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