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吹灯

字:
关灯 护眼
鬼吹灯 > 长夜国 > 第一百六十二章 丞相,太傅!

第一百六十二章 丞相,太傅!

    “这便是早就失传的上古儒道神通?”


    “神通之名,竟叫‘天下归仁’,好大的气魄!”


    姜药心中很清楚,自己刚才这拂袖一挥,有着怎样的威能。


    他有点恍惚。因为这儒道神通实在有点吓人了。


    竟然是化解敌人的武力,废黜敌人的修为!


    这是…解除敌人武力的神通。


    靠的不是真元,而是愿力,还需要相应的道心。


    “天下归仁”大神通共有九层之多!


    姜药刚刚感悟这个道痕,也就是入门的一层而已。


    可是刚才这一招仅仅入门的神通,就能让一个武士修为尽失,成为凡人;让一个武尊的修为跌到武士!


    只要修炼到二层,一出手就能把一个武宗降成武尊,将一个武尊变成凡人!


    修炼到三层,能降级武真,化凡武宗。


    修炼到四层,能降级武神,化凡武真。


    修炼到五层,能降级武仙,化凡武神!


    修炼到六层,能降级武圣,化凡武仙!


    ……


    第九层大圆满,必须要秉承王朝气运才能练成,成就王道圣印!能节制约束地仙大能!


    就是创制此功法的孔圣自己,也只修炼到第八层。


    第九层,唯人皇圣君可练成!


    这神通的名字也极其霸气:天下归仁!


    是孔圣当年在这个世界成就大道时领悟的顶级神通。


    姜药感知到这门神通的威能,忍不住有点发愣。


    这神通真是太可怕了。


    对于武修来说,真的很恐怖。


    突破一个大境界有多难?可是这门神通能将敌人辛辛苦苦修炼的境界降级,甚至将敌人变成凡人。


    当然,这神通是靠王道仁心来修炼,还需要耗费很大的愿力。可想而知要修炼到高级有多么艰难,更别说圆满了。


    就刚才这入门的第一层,便耗费了姜药三千方寸的愿力!


    恐怕到了第二层,施展一次要耗费上万愿力。


    这哪里是一般人能用的神通?


    “这神通叫…天下归仁!”姜药说道,心中并无多少喜悦之情。


    实在是这神通对愿力气运的要求太高了。


    一般人练不了,也用不起。


    这是为圣贤仁君定制的功法。


    “天下归仁…”虞姝听到这个名字,也默然无语。


    她不知道这神通的威力,却能看出这神通必定非同小可。


    “仲达受那孔圣托梦传经,应该在灵台种下了一道道痕,今日才能突然领悟。恭喜了。”虞姝也为这“妹夫”感到高兴。


    她服用了太阴幽藕之后,资质已经改善为道胎,以她的出身,武圣可期。所以对姜药心存感激。


    姜药此时才明白为何能道痕觉醒,感悟神通了。


    是因为他对仁德的理解,加入了法家思想。


    原来天下归仁这门神通,本意不止是仁,而是内圣外王。既是王道骑士,又是治国平天下,那就必须要有法。


    第二个原因,应该是他在领地百万凡人中推行儒道教化,普及《论语》,已经有所成效,收获到一些气运了。


    所以才能突然“仁”字道痕突然觉醒。


    一饮一啄,莫非前定。


    姜药又乘机感悟了一下领悟到的神通妙意,好生巩固了一番。


    少年目中的一丝紫芒一闪即逝,暗自想道:“我是药灵体,以魔道珠铸成完美道基,今日又领悟‘天下归仁’,莫非…”


    “莫非我真是有大气运在身,这天下的大位子,真有可能坐一坐?”


    “我来自地球华夏,文明厚道,要是天道选我,那天下人就有福了。不拿命去争一争,怎么知道没有天命?”


    “师弟能在忽必烈时代造反,一举推翻强大的蒙元,恢复汉家河山,做了地球大皇帝,开启后世文明。我这师兄差哪?”


    “朱元璋淮右布衣,开局一个碗,却开大明三百年江山呐。”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我要做皇帝!”


    “只有做皇帝,才能改变这个天下!”


    “师弟,你就是我的榜样!”


    若说姜药之前只是有野心,只是自我激励,那么现在,他真就给自己定下了目标:


    天下!


    帝位!


    这已经不光是野心,还多了一份使命。


    这些念头也就是几个呼吸的功夫,姜药就收敛了自己的气息。


    这天下之志,要深藏心底,不能让别人知道。


    一步一步来,不要急。


    虞姝敏锐的感知到姜药似乎起了某种变化,一种难以言说的变化。


    不知为何,她心中忽然有点不安。


    …………


    姜药出关不久,青阀就发动了攻伐羙阀的战争。


    姜药率领两百已经练成的家兵,随同青主出战。


    青主只留三万精兵防御本土,亲率七万兵马,连同各地领主和城主的三万家兵,共十万大军气势汹汹的西征!


    羙阀虽然之前元气大伤,可毕竟是老牌乙等武阀,底子很厚。阀主羙丽鉴拼命搜括各城主和领主的兵力,重新集合起十万大军,迎战青军。


    由于此战事关羙阀存亡,所以羙丽鉴也下了血本,厚饷招募散修战士,把他们武装起来抵抗青军,保卫“家乡”。


    一时间,被武装起来的散修,高达二十余万人。


    看在丰厚军饷的份上,他们终于愿意为讨厌的阀主拼一次了。


    青羙之战终于爆发。


    大战足足打了一月之久。一个城池一个城池的反复拉锯,死伤无数。


    关键性的战役是紫原之战。


    紫原之战中,在毒域中吃过亏的羙军招募了几个大药师和毒师,相互用毒域攻击,一时间对峙不下。


    姜药的毒域也失去了出其不意的效果。


    但是,姜药教授了《太穆兵法》中的破域阵,羙军不熟悉此阵,立刻陷入被动。


    紧接着,青主真正的杀手锏终于图穷匕见。


    羙军一个万长级别的将主,忽然燃烧精血,显化了一种邪术,用将印短暂的压制了帅印的意念。


    导致羙主的帅印暂时失去了对一万精兵的最高指挥,也无法控制那将主的将印了。


    这根本就是临阵倒戈的行为。很明显,这将主不知何时已经被青主控制,他的邪术可能也和青主有关。


    结果,本就处于守势的羙军战域,顿时威力大减。


    很快就被青军压制。


    结果可想而知。


    羙军大败,损失五六万精兵。美丽鉴只能率领少数人突围而去。


    周边武阀得知羙阀大败,纷纷派兵参战,落井下石,企图分一杯羹。


    羙阀顿时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


    半月后,青军终于攻下羙阀君城花盛城。


    周边三家武阀也攻入羙阀,抢夺城池。


    又一个月后,羙阀十郡全部被占领。


    青阀一家就吞掉了五个郡。周边三家分了五个郡。


    羙丽鉴率领亲信家臣和族人,逃往遥远的乐阀避难。


    强大了万余年的羙阀,被瓜分了。


    青主在花盛城宣布:羙阀不复存在!


    对于其他三家参与瓜分羙阀的事,青主虽然很恼怒,却也无可奈何。


    他也不敢得罪太多的武阀,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们分走羙阀一半的疆土。


    好在,青阀已经得到五个郡,十八座城池,两三百万武修人口。


    如此一来,青阀已经拥有十三个郡,七八百万武修人口,四十座城池!


    就算在乙等武阀中,也属于很强的了。


    青阀取代羙阀,彻底成为丘南地区的霸主!周边十来家武阀,都派出使者,承认青阀的地位。


    就连一向傲慢的金阀,也派了使者。


    姜药此次的毒域虽然没有奏效,但抵抗羙阀的毒域有功,献破心阵有功,加上青主已经吃了三颗药了,对他非常信任,所以把首功给了姜药。


    赏赐缴获的灵玉一百万!


    领地赋税只收一成!


    ……


    姜药随大军凯旋之后,闭关修炼了一段日子,出关之后就开始写奏章。


    没错,就是奏章。


    这可谓他的创举。


    目的是让所有家臣习惯奏章,接受奏章。


    从现在起,青阀的规矩就要慢慢立起来。


    青阀在他的努力下变好,他的愿力和气运就越多,将来篡夺青阀大权也相对容易。


    太粗犷的政治结构,权臣篡位反而难度更大。太精细的政治结构,权臣篡位的难度同样很大。


    这就需要一个度。


    以青阀目前的情况看,统治制度太过粗狂,就像华夏古达的草原部落和土司政权,只靠武力和阀主血脉统治。


    不利于他仅仅通过掌控青主,就能完全掌控青阀三十二城,五百万武修。


    等到攻灭羙阀,起码又要多出几十座城池,几百万武修。


    到时凡人的数量,就有数亿之多。


    没有一个相对完善的中央集权政治,他就很难掌控青阀大权。


    倘若曹魏只是一个草原部落,司马懿能篡位么?不可能。


    你控制了可汗有屁用?谁会听你的?到时只会相互攻伐,一片混乱。


    篡位的前提是,中央本身有权威,对各地有强大的控制。


    司马家和杨家都是如此。


    段思平篡夺南诏,也是先完善制度,用制度压制南诏各地贵族势力,这才能够篡位。


    真界武阀,被攻灭的很多,但被家臣篡位的,姜药还没有听过。华夏草原部落和土司也是,被灭的很多,但被篡位的极少。


    因为制度太粗狂,不足以压制地方势力,控制中枢也无用。


    青阀基业一万多年了,各地城主和领主,大多是青氏族人,少数是世代家臣。军中将主也是青氏贵族和老家臣的子弟。


    对地方和军队的掌控,还是很强的,影响力也是很大的。君府主要是间接统治,没有专业文官体系。


    姜药认认真真的在纸上写到:《臣姜药请立朝廷书》。


    “…臣请立朝廷…定三公九卿,朝廷六部,地方有司…则我大青内外之权,尽归君府…”


    “如此纲张目举,职权分明,我大青地方权柄,恩威皆操于上,主公之令,虽穷乡僻壤也可欣然受命也…则我大青之强,必日甚一日。”


    “主公乃非常之明主,当行非常之举措。有此大刀阔斧,变法图强,假以时日,便可奋起一隅,莫能当也…”


    姜药写完奏章,亲自入君府拜见青主。到了内殿无人之时,秘密呈现。


    “主公请看。”姜药很神秘的说道。


    “这条陈事关重大,唯主公决断,不可说是臣下的主张。”


    “如此,我大青臣民方可信服,也能彰显主公乾纲独断之明。”


    意思是,这不是我的主意,是主公你自己的主意。


    青主看了看奏章,感觉很有道理。


    姜药说的,就是有道理。反正没错。


    他觉得很好。


    的确是令人耳目一新,独揽大权的好办法。


    青主很感兴趣的琢磨了一会,说道:


    “这三公九卿,寡人就给仲达留一个位置。你想要什么?自己说罢。”


    他现在觉得姜药真的是个好臣子,应该要大大的重用。


    姜药哪里还会和青主客气?


    他搞出这个官职制度,怂恿青主变法,其中一个目的不就是为了权位么?


    所谓三公,姜药定的是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这三个职务,是最高的实职,正一品。但,却不是最高的官职。


    上面还有三个虚职,属于超品,分别是:太师,太傅,太保。


    但这三个虚职,乃是加衔,也就是最高的荣誉称号。


    姜药毫不迟疑的说道:


    “主公,这朝廷要是立起来,我大青千头万绪,实在需要可靠之人统管庶务,为主公分忧。”


    “丞相一职,事务繁多,职责重大,臣只有自己亲自效劳,才能放心的下。所以,臣就当仁不让,当个丞相吧。”


    “今后这朝政繁杂事务,就交给臣下打理,主公但位居中枢,发号施令即可。”


    “不过,臣年少,怕是有人不服,误了政事。最好是加一个太傅,也好增加分量…”


    青主想了想,觉得姜药心怀坦荡,举贤不避己,可见其忠心。


    “好,那寡人就任命仲达为丞相,太傅,主持组建朝廷!”


    姜药立刻下拜道:“臣谢主公信重,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7017k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星期五谈个恋爱吧 绑定气运,我镇守人族能看见提示 村上无探戈 漫界暴君 斗破:我能将万物无限升级 漫威之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