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吹灯

字:
关灯 护眼
鬼吹灯 > 谋明1630 > 第35章 崇祯帝震怒

第35章 崇祯帝震怒

    批阅完案几上其中一沓奏折,朱由检放下御笔,把手重新放到烘手铜炉上翻烘着手,然抬眸对垂手而立的曹化淳说道:


    “大伴你也别闲着,那案几角有沓朕阅批过的奏折,你也看一下吧。”


    “这…杂家遵旨…”


    听了皇爷这话,曹化淳先是一愣,脸上露出少许的不解。


    他虽是皇爷心腹不假,还是代替皇帝批红的秉笔太监,但他毕竟是内大臣,而不是六部三院的外大臣,首辅。


    作为内大臣,不需要他去探讨奏折上的内容,他有自己的情报系统,所以,他鲜有看皇爷审阅过的奏折,心里未免有些诧异。


    不过,他这些年奉旨办差,清理过魏忠贤犯下的冤假错案,足有二千多件,心里还是有不少的处事功底,加之他掌管东厂,对皇紫金城外的官场军界,消息十分灵通。


    也许,皇爷又得让他处理一些外务。


    他忐忑中移步至御案侧边,把那些并未拆封的奏折移到御案右侧,开始认真翻阅起这沓奏折。


    曹化淳阅读了半晌,发现这沓奏折里都在反映同一件事情,那就是北疆富府镇辖区内的羊桑河,以及波及洋河、浑河上的凿冰捕鱼事件。


    凿冰捕鱼,这本来是件利国利军的一件好事,只要有序组织,能解决戍边将士们的吃饭问题,同时也减轻朝廷军粮的压力。


    可事实上,由于官本位主义,个别上官的私欲膨胀,利益薰心,在宣府,蓟州两地,竟上演了一场争夺地盘,划地为牢的大冲突。


    目前,已经造成大明军士伤亡数百人,成了让世人啼笑皆非的案情,有失大明体统。


    不仅如何,直隶渔政衙门上奏,说当地军卒的无序开挖捕捞,严重破坏了渔业生态,明年开春之后的渔民生存咋办?渔业税收又咋办?


    “皇爷,这次凿冰捕鱼之事,杂家也有所耳闻,主要是宣府镇和蓟州镇的都督府、都司一级指挥使,处置不力造成的,而卫指挥使以下的许多官吏都想借机发财,置国家社稷于不顾,实在不该啊。”曹化淳小心翼翼地禀奏道。


    “大伴说得在理,这些权贵臣子,一边怀揣着朝廷俸禄,一边伺机捞敛盘剥,置大明皇恩于不顾,不知忠义廉耻啊。”


    崇祯帝放下手中御笔,痛心疾首地说道:


    “自古帝王喜好奢侈,官吏腐败堕落,朝廷自取灭亡,朕时刻牢记此古训,当以节俭为先,只有这样才能承继宗庙,朕穿旧衣,吃腌菜…可这些臣子官吏们焉知朕的良苦用心呵!”


    “请陛下息怒,这些利益薰心,玩忽职守的臣子官吏们,革职查办就是,皇上不必太放在心上。”曹化淳见龙颜震怒,连忙双膝跪地劝导。


    “朕只是担心,北边建奴虎视眈眈,而这些戍边守将大臣则不思如何防御,竟为捕鱼这点小事,搞得窝里斗、火并,实在是让朕失望啊。”


    曹化淳叩头道:“请陛下息怒,杂家愿替陛下分忧,请命前去查办此事。”


    最了解崇祯帝心思的莫过于眼前的曹化淳,当初登基时的朱由检,那是何等的凌云壮志呵。


    可现在呢,面容憔悴却眉宇紧锁。


    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大明朝的官僚体系已到了腐烂到根之地步,而朱由检又太急于求成,梦想以一己之力能够一步到位,扭转乾坤,成为不世帝王。


    “大伴啊,朕就是想让你辛苦一趟,前去查办此事,务必查清严办,决不故息养奸。”朱由检愤怒至极,用那只冻得像红萝卜似的手掌,怒击御几。


    这些年,被皇爷赐死或罢官下狱的大臣,已不计其数,袁崇焕,徐元启,孙元化…


    曹化淳理解年轻皇爷苦衷,不便多言。


    “皇上请息怒,老臣谨遵陛下旨意,一定严办。”


    曹化淳突然改口自称老臣,因为他现在的身份是钦差大臣,马上要奉旨办差。


    不过他心里自然明白,大明朝士大夫阶层派系林立,关系错综复杂,官员素质都是半斤八两,撤换了这个,上来的也好不到那去。


    现在的大明朝,忠臣良将,忧国忧民者少之又少。


    “大伴平身赐坐。”


    墙边听命的小太监,忙不迭送过来一条锦凳,放在曹化淳的屁股底下。


    “谢皇爷。”曹化淳双手一抱行了个手礼,才落下屁股正襟危坐。


    “大伴啊,朕有一事不明,那个凿河捕鱼的主意,究竟是谁最先提出的?”


    朱由检阅读过奏章,发现没人详细禀奏过此事,但崇祯帝明白,万事总有个起源。


    “回禀陛下,杂家查询过此事,听说是宣府镇万全都司葛峪堡下面、一个叫沟儿墩的烟墩率先做的此事。据查:这个烟墩有个戍卒,原是辽西棉州松山守军的一名夜不收,不知何故二年前竟盲流在了塞外,一个月前,才从塞外返回边境,转投沟儿墩成为一名戍卒。”


    “杂家也了解过,在寒冬季节里凿冰捕鱼这种伎俩,原是漠北一带查干湖上蒙族人最早兴起的一种民俗,这个夜不收大概是到过漠北查干湖,了解到这个过程,所以,这次他就搬到了羊桑河。”


    曹化淳把东厂厂卫了解到的详情,对崇祯帝细细道来。


    “呵呵,怎么说这个夜不收很不简单啊,他出这个主意可有目的,是何用意?”


    朱由检素来生性多疑,且头脑反应还快,他一听到从塞北过来,身份自然是很可疑的啊。


    “回禀陛下,这个夜不收叫石风,又名石二狗,据查原籍是河北沧州人士,杂家厂卫中的一个掌刑千户,一个多月前就在边境山林里见过此人,据说只是个二十岁左右的毛头小子,但武功很高,胆大机智。”曹化淳实际已经做到了详细调查摸底。


    “呵呵…此人务必要查清楚其真实来历,若是清白的寒门子弟,朝廷可以加以培养提携。”崇祯帝特别强调道。


    他总是觉得身边或朝上,缺少可信或可用人才。


    “陛下英明,杂家已安排人手在作详查。”


    “……”


    不久,一场针对凿冰捕鱼事件的清查风暴开始了,宣府镇的左右都督,都司都指挥使等被撤职查办,都督府,都司府里的不少官员被问责,卫指挥使,千户官,百户官等都不同程度有所调整。


    一场波及数千上万军士的内讧,总得拿下几顶乌纱帽去顶罪,才好平息嘛。


    朝廷这次借机严惩,旨在肃清官场毒瘤,但这毒瘤是根深蒂固,除根是不可能的,但有震慑作用。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星期五谈个恋爱吧 绑定气运,我镇守人族能看见提示 村上无探戈 漫界暴君 斗破:我能将万物无限升级 漫威之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