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吹灯

字:
关灯 护眼
鬼吹灯 > 红楼大当家 > 第173章 说亲

第173章 说亲

    赖家倒了,但是赖嬷嬷因为贾母却没有倒。


    她是老太太的陪嫁丫环,从小的情份,当年嫁入赖家,也是受老太太之命。


    事实上贾母也确实借着赖家,把整个荣国府都握在了手上。


    她没像王夫人那样,三个孩子都让婆婆抱去,赖嬷嬷也居功至伟。


    当然,一些不好外道的事,也是赖嬷嬷帮她。不管别人怎么样,在贾母看来,赖嬷嬷就是最忠心她的人。


    再说了,赖家被抄,赖大和他媳妇扛下了一切。


    贾赦说,给赖家留下一个最小的孩子,但赖大家的几个孩子虽算家生子儿,可一出生,她就给了恩典,并未入奴籍。


    所以,两个男孩,一个丫头如今都跟着赖嬷嬷过活。


    贾母特别给了一处小院子,每个月赖嬷嬷还有十两的养老银。


    虽不能再过以前的富贵日子,但十两银已足够他们祖孙过活。


    赖嬷嬷从一个小丫环做到管家婆子,又能在贾家那样的地方,把位子稳稳的传给自己的儿媳,手段自不必说。


    如今再不能把孙子、孙女送入贾家,可她又如何甘心从此以后离了那样的富贵窝?


    哪怕贾家族规新添了男子三十无子方可纳妾,但只要是好苗子,也一样能从小丫环转大丫环,再转管事婆子。


    有一个在贾家当管事婆子的自己人,子孙就能多一条路。


    所以赖嬷嬷一直在留意。


    当管家婆子那么多年,得她照顾的人不知凡己。


    失了赖升,又再不用外人的宁国府,往牙行打招呼找人,人家能有多尽心?


    是有合乎条件的,曾经还说要教规矩,规矩教好了就送去,但赖嬷嬷说声要,人家还是马上送出去了。


    毕竟这京城的牙行都是各有来头,不是那家权贵说什么就是什么的地界。


    再来问,那就是抱歉,让人买走了。


    兴儿打听到赖嬷嬷买来的小丫环,送给了西府老太太,就忙上报了。


    今天既然说到这事,沈柠忍不住就想问问。


    “……那我还是给你金子吧!”


    贾母听她要赖嬷嬷送过来的丫环,干脆也以玩笑话回绝。


    毕竟赖家可算与这侄媳妇结了仇。


    赖嬷嬷送过来的小丫环,给谁都可以,就是不能给东府。


    再说,她还挺喜欢那孩子的。


    还特别给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晴雯。


    “晴雯那孩子在针线上很有些天赋。”


    贾母一辈子不穿别人送的衣服。


    针线上人对她来说,也很重要,“看到我这抹额没?就是那孩子做的。”


    松花色的镶珠抹额,精致富贵之余,还又衬得她满目慈善。


    “所以这人啊,可不能给你。”


    老太太笑,“你要实在眼红我调教的人,那就换一个,晴雯是万万不能的。”


    别给了人,她还提心吊胆。


    老太太其实能猜到赖嬷嬷为何往她这里送人。


    她愿意给机会。


    赖家败了。


    赖家大小子,那个叫尚荣的,虽然在读书,可看样子也不太行。


    二小子还看不出来,丫头就别提了。


    既然已经跳了出去,就不可能再嫁入贾家。


    哪怕给爷们当个妾都不行了。


    嫁给管事……,虽然也算一条路,但如今府里是大儿贾赦作主。


    他当初就和赖家不对付。


    哪个管事敢娶赖家的女儿?


    贾母怀疑,她要么是要给她家二孙子培养一个小媳妇,要么就是想培养一个管事媳妇,以后能照顾一下赖家。


    “你看,那个丫头叫琥珀,那个叫鹦鹉。”


    沈柠一看就知道,这老太太还舍不得她的鸳鸯。


    红楼梦里的鸳鸯不仅负责老太太的日常起居,还在许多重要场合中展现出她的机智和应变能力,如刘姥姥进大观园时,她与王熙凤共策“三宣牙牌令”等活动,掌控全局,逗趣横生,成就经典笑料,令老太太等人乐不可支。


    她还心思细腻,事前周到安排,事后温馨致歉,给予了刘姥姥很大的尊重。


    容貌方面在贾府中恐属二流,但察言观色与随机应变能力,与王熙凤相比也不遑多让。


    只可惜,老太太并未把她安排好,以至于老太太去世时,她也跟着自缢了。


    沈柠很喜欢鸳鸯。


    不过她的身边也不是没人。


    除了青竹、青苹等四大丫环,如今还有东南西北四人。


    原先,东南西北是给女儿找的,但如今沈柠觉着,还是她自个留的好。


    毕竟有娘没娘,完全不一样。


    她活着,女儿能得到更多。


    “婶娘,您怎么不说鸳鸯呢?”


    沈柠坏心的看了一眼鸳鸯。


    “干什么干什么?”


    贾母一看她的样,就知道是在开玩笑,忙也笑着道:“你这是要抢我的心肝肉呀!不行不行,鸳鸯,快,快把她给我赶出去。”


    “母亲,您这是要赶谁呀?”


    贾敏听了个话尾,进来就要看笑话。


    “哈哈哈,婶娘要为她的心肝肉赶我呢。”


    沈柠笑,“妹妹如今可不算婶娘的心肝肉了。”


    “谁说的?”


    贾母笑,“我的心肝肉可多了。”


    “噗~”


    贾敏笑弯了腰,“大嫂,连你都是我娘的心肝肉呢。”


    屋里一下子笑成了一团。


    院子外,小孩子们围在程洛和元春身边也在笑。


    无心念经的王夫人把耳朵贴在小窗边,面上难掩凄凉。


    她的女儿女婿、儿子儿媳,还有小儿子都在外面,他们谁也不念她这个娘啊!


    可怜她事事为他们考虑……


    不行,不能再这样了。


    两个哥哥不好再来贾家,嫂子也是王家人,不好过来,那妹妹呢?


    想到嫁在薛家的妹妹,王夫人忍不住又在屋子里转了起来。


    此时,她还不知道,因为王子腾要出京,王子胜已经给远在江南的薛姨娘写了信,请她进京,往贾家走走亲戚。


    王家人不好再进贾家,但薛家一定可以。


    在京城一众或盼望,或等待的日子里,晋王和王子腾相继离京。


    两个人到底没走到一起。


    一是晋王不愿,二是王子腾不愿。


    晋王妃给南安王妃下帖子时,就想给王子腾的夫人也下个帖子,可是晋王听说他在宫里跟皇帝说了半天话,还跟皇帝一起吃了一顿饭,就满心的膈应。


    晋王总觉得这家伙是皇帝派去监视他和南安王的。


    虽然南安王府没赴王妃的约,摆明了对他不满,晋王却没有太在意。


    反正换成他是南安王,也会这样。


    可是王子腾算什么?


    小人尔。


    贾家对王家那么好,可结果呢?


    恨不能把贾家吃干抹尽。


    虽然他也恨不能亲自杀了沈氏,可王子腾这样的盟友,晋王可不打算要。


    此时的晋王还不知道,王子腾更嫌弃他。


    不仅嫌弃他这个人,还嫌弃他慢。


    北方战事吃紧,南方蠢蠢欲动,晋王这个所谓的观南使却坐着马车,慢悠悠的好像游山玩水。


    哼~


    根本一点责任心都没有。


    王子腾一路快马加鞭,一转眼的工夫,就把晋王甩出老远。


    “王爷!”


    吴汝保打马到马车旁边,“王子腾跑那么快,我们是不是也快点?”


    若他到了元江府,而他们王爷还没走到一半路……


    吴汝保可以想像,传到京城太上皇会怎么想。


    就算太上皇可以包容他,皇帝看在太上皇的面上,忍下他,可是朝臣呢?


    那肯定要被弹劾的呀!


    “快什么?”


    晋王很没好气,“他是他,本王是本王。他赶着去投胎,本王要去投胎吗?”


    “……”


    “……”


    这一下,不光吴汝保不敢再说话,就是其他随从,也没一个敢放屁。


    他们王爷这会子的心情不好,还是不触霉头的好。


    吴汝保忙放慢了速度,跟他们王爷拉开点距离,也免得一会儿被王爷喷了。


    “有茶水铺子,就歇一歇。”


    这次离京,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呢。


    尤其老头子还那么老了。


    万一……


    晋王在马车里深深叹了一口气。


    南安王再是草包,广南府也是人家经营了好几代的地方,他到那里真的不好干啊!


    此时的晋王还在后悔八月十五灯会上的刺杀,若没有那一遭,哪怕此时还要去广南府呢,他也可以弄一个刺杀案,然后佯装受伤,就此不去。


    可如今……


    晋王慢悠悠的走,完全不知道,他走一百里,王子腾快马跑了近四百里。


    更不知道,他的行程在第二天就被传回了京。


    南安太妃捏着有心人送来的纸条,忍不住在心里骂了一句草包。


    不过南安王府就欢迎这样的草包。


    倒是王子腾……


    南安太妃其实好希望王子腾的夫人能给她家送帖子。


    只要对方敢送,她马上就带儿媳赶约。


    可惜,没有。


    “来人,去,给王子腾王大人的夫人下个帖子,约她三天后,白马寺上香。”


    人家不来找她,她就只能找人了。


    南安太妃也是无奈。


    下人匆匆去了,半晌后,满脸兴奋的跑回来了。


    “太妃!”


    送了帖子的婆子眼睛在发亮,“您知道我在外面听到了什么?”


    “什么?”


    看着于他们家是好消息?


    南安太妃期待的等着她报告。


    “哎呀,八月十五灯会的时候,宁国府沈夫人不是被一个五品小官家的女儿救了吗?今天一早,他们家就请了媒人,要聘那家的女儿,做她的孙媳妇呢。”


    什么?


    南安太妃惊呆了。


    如今不仅贾家的女儿吃香,贾家的男儿也吃香的很啊!


    怎么会……


    “真的?”


    “千真万确!”


    婆子拍手道:“那家子姓秦,听说自救沈夫人那天起,贾家就不停的往秦家送东西,每天不是这盆花,就是那个点心,从不间断,如今干脆就要聘了人家的女儿。”


    这不是糊涂了吗?


    “据说那贾蓉长得一表人才,跟他父亲贾珍完全不是一号人,倒是甚肖他祖父贾敬,文武双全!”


    不要说贾家如今又起来了。


    就算没起来,凭宁国府,凭贾家的长房长孙,也不该就娶个五品小官家的女儿。


    “您说,这是不是好消息吗?”


    南安太妃:“……”


    算个好消息,但是吧……


    她总觉得哪里不对。


    这不是沈氏的风格啊!


    贾家近来的一系列变革,都有沈氏的影子。


    尤其贾家男子三十无子方可纳妾的族规,分明是钓高门女儿的。


    怎么突然之间,就因为一个救命之恩,把各方都想抢的孙媳妇位子,就那么给一个小官之女?


    南安太妃知道,宁国府因为子嗣不丰,对嫁进去的媳妇都宽容的很。


    沈氏自己没受她婆婆搓磨过,在有了媳妇后,不管是对先前死了的,还是对尤氏那个后娶的,都甚宽容。


    市井还有传言,她还学她婆婆给她产业,也给了尤氏好些个产业。


    如今……


    “秦家的那个女儿有什么特殊吗?”


    “长的好!”


    婆子道:“听说才学也好,那天还猜迷白赚了一个好灯笼。”说到这里,她顿了一下道:“不过听说,那女娃子是秦大人从善堂抱回家的养女。”


    “……再去打听!”


    南安太妃觉得更不对了。


    她让婆子再去打听时候,京城好些人家,都在打听秦可卿。


    实在是蓉哥儿的条件太好了。


    宁国府主子少。


    这需要应酬的就少。


    也代表了女儿嫁过去,就不用生那么多。


    顶多跟沈氏似的,生两个就行了。


    要知道对于京城的女子而言,风险最大的就是生孩子。


    谁家都有媳妇生孩子去世的。


    这媳妇在娘家的时候,也是家里的宝贝呢。


    孩子生少了,婆婆不满意,丈夫不高兴,外人会议论。


    娘家也揪心。


    可这在宁国府就不叫事。


    这么好的女婿人选,谁家不眼热?


    秦业也眼热,但他从来不敢肖想宁、荣二府的正经主子。


    他为女儿肖想的是宁、荣二房的旁支子弟啊!


    怎么……


    想到女儿的身份,老头子坐立难安。


    但让他拒绝……


    秦业又实在舍不得。


    女儿真实身份,配得上贾蓉。


    配得上这世间的任何一个男子。


    是他拖累了她。


    “爹,不是我们的,我们就不要老想了。”


    秦可卿倒是坦然的很,“这救命之恩,我受之有愧。”


    没有贾家的护卫抢在前面对付黑衣人,没有沈夫人想到办法一起打黑衣人,他们一家离晋王那么近,只怕都要把命丢了。


    “先等等,让爹先想两天。”


    他没直接拒绝媒人,只说要先想想。


    说亲嘛,都这样。


    女方家都会矜持个几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星期五谈个恋爱吧 绑定气运,我镇守人族能看见提示 村上无探戈 漫界暴君 斗破:我能将万物无限升级 漫威之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