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吹灯

字:
关灯 护眼
鬼吹灯 > 穿越养家小农女 > 第二十三章 古代零食的新时尚

第二十三章 古代零食的新时尚

    新炸出来的葵花油,色泽没有现代的明亮,整个色泽成浑浊状态,这是现在的技术缺陷,避免不了的。


    这样子,清瑶已经很满意了,天然无污染无公害,原材料易得,缺点就是原材料储存周期短了点,她已经尽力了。


    没有大棚技术,她实在无能为力。


    不过,如果产量跟上去,常温下的葵花油能储存一年左右,也能熬到第二年继续制作了。


    既然出成品了,清瑶也就开始准备后续的事了。


    油先放一边,这个工程巨大,她需要细细谋划一下。


    瓜子却需要提上日程。


    赵家镇的迎客来最近十分出名。


    去迎客来吃饭的,都是小有钱的人家,要不然就是逢年过节的时候,一些人打算犒劳一下自己才来吃一回。


    迎客来会做生意,只要点了四道菜以上的,都会免费再赠一道菜。


    可是最近,迎客来的赠菜不随着主菜一块上了,反而是饭前上一道,饭后上一道~


    饭前上的那一小碟子,据说叫瓜子的东西,不同于平时磕的西瓜子,反而尝起来咸咸的,有时候还有甜口的。


    饭后上的那一小碗,冰冰凉凉的,是刨冰上面淋了瓜子仁跟不知什么东西的甜酱。


    这两样不论哪样都是老少皆宜,解暑解闷,新鲜又好吃的东西。


    可是,迎客来这两样东西,不外带,不单点,不加量,只做赠菜使用。


    这一时间,上迎客来吃饭的客人大增,简直就是场场爆满。


    吴掌柜坐在柜台后边看着喧闹的大堂,简直就是心花怒放。


    这王小少爷,简直就是他的摇钱树,这个月不用想,收益简直是平时的五六倍。


    每年夏天,酒楼都是不怎么賺钱的,因为天气太热了,肉类的食物不下饭,青菜又不值多少钱。


    每每有客人来吃饭,都是点一壶小酒再点一叠凉菜就够了。


    这能賺什么钱?


    还不如外边卖的冷食摊子。


    可是前几天王四少爷送来了两样小吃,瓜子十分适合等餐时候的打发时间,后者是往他储存的冰块上边淋的据说叫果泥的东西。


    一开始,他还觉得,一块冰而已,谁会喜欢这个,就算拌了糖,也就甜滋滋而已,哪成想,这个果泥的东西简直是比糖还好吃。


    他自己都吃了一罐果泥。


    就连县令夫人都十分满意,昨儿还管他要了一罐子。


    唉……就是有点贵啊!


    吴掌柜简直是心痛并快乐着。


    就在大家饭前餐后讨论这两样吃食的时候。


    赵荣才的夫人正拿着把瓜子招待客人。


    “赵夫人,你这个可是最近迎客来卖的那种瓜子?”


    孙捕头的夫人十分羡慕,自家男人也拿回来过一包,可是她家人多,一人分一点就没了,赵夫人竟然拿出一大盘子招待客人!


    “正是这种瓜子,这东西啊,不能多吃,吃多了口干舌燥的。”


    赵夫人嘴里说着不能多吃,何尝不是显摆自己家多到吃不完。


    一旁的李捕头家的夫人嫉妒的问“赵夫人,你家这瓜子在哪里买的,我们怎么买不到呢?”


    “哎呀,这都是我家男人拿回来的,唉,我想着咱们平时一块说的来,就想着拿来招待你们。”


    提起赵捕头,大家最近可是眼红的很。


    原本只是管集市的工作,又没油水,鸡毛蒜皮的事还多,摊贩们上缴的税收又到不了他的手里,哪成想,最近就跟转运了似的。


    前阵子顿顿吃卤菜,这阵子瓜子果泥不间断,别人想吃把瓜子还要跟他套近乎。


    晚上,赵荣才回来,他夫人就把今天的事说了。


    赵荣才一边得意,一边心里点头,他就喜欢这种会来事儿的人,他看啊集市口那个位置也不用换人了,王小公子的摊子在那里正合适嘛~


    ……


    小胖人再次重出江湖,赵家镇的集市口再次挂上了q版的小胖人。


    这回小胖人有了新颜色,穿上了红色的衣服,就好像过年时候穿红衣服的小娃娃,小娃娃抱着一人高的大瓜子,口水就挂在嘴边。


    路过的人都会心的一笑,大家给这个小胖人起了个名字,叫王小胖!


    大家都知道摊子的掌柜的就是那个一直在大树下活动的胖子,因为摊子总卖一些稀奇,但是价钱还不是特别贵的东西。


    而且,这个画虽然从各方面来讲都不合格,可是让人一下子就能记住,简单易懂又生动有趣。


    清瑶除了卖瓜子大赚了一笔,竟然还接了几个副业,就是给人家画宣传,q版的小胖人一下子变得全镇都认识了。


    现在西瓜子退居二线了,王小胖家的瓜子成了新时尚,还有就是,清瑶做出的夏日冷饮竟然比西瓜子更扶摇直上,赢得了广大古代人民的喜欢。


    并且不单单是赵家镇,竟然连阳城的人都跟着流行了,清瑶没想到,自己还打算猥琐发育呢,竟然无意中让自己人未至,名先扬了。


    这事的起因是因为清瑶太胖了,而胖子一般比瘦子不耐热。


    炒瓜子的厨房简直可以算的上蒸笼了,庄里的人每半个时辰轮换一个人进去,清瑶觉得自己也不能例外,她自然要求加入轮换队伍,可是……


    她被热晕了!


    这件事让她既是尴尬又是恼火,这古代到底该如何降温呢?


    她开始仔细思索以前看过的宫廷戏,貌似好像是“存冰”?


    等到冬天自然结冰的时候将冰块储存到地窖里,保存的时候在上面盖上厚厚的稻草豹纹,这样就能挺到夏天而不融化,然后等夏天的时候取出来用。


    清瑶也向吴掌柜打听过,除了有点积蓄的人家自己存冰,很多大城市内都建有很多的冰窖,还有因为建冰窖而得名的村庄呢。


    清瑶就想起了现代北京的冰窖胡同,西安的冰窖巷。


    可是,这个办法对她不适用啊!


    第一,她没钱,第二,庄子上没存冰。


    李白给杨贵妃写“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扶槛露华浓”的时候好像就在自雨亭。


    要不怎么说创新还得看大唐呢,这个自雨亭是用机械装置把水送上屋檐,行成水帘起到降温作用,可是机械……


    她倒是会,但是要很多钱,因为需要大量的铁~


    所以这个行不通,成本太高,那就只能考虑“制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星期五谈个恋爱吧 绑定气运,我镇守人族能看见提示 村上无探戈 漫界暴君 斗破:我能将万物无限升级 漫威之守护